伍 帝國飄搖 第二十章 為了忘卻的紀念(第4/6頁)

島津義弘軍的末日終於來臨,等候已久的陳璘和李舜臣對日艦發動了最後進攻,數百門艦炮猛烈轟鳴,無數日軍不是被炮彈當場炸死,就是跳海當飼料。在刺鼻的硫磺和血腥味中,伴隨著燃燒的烈焰,藍色的露梁海一片赤紅。

這就是曾經橫行海上,驍勇善戰的島津水軍的最後一幕,也是古往今來侵略者的必然結局。

絕望的日軍開始了最後的反撲,但已於事無補,在大炮的轟鳴聲中,他們都將前往同一個世界。

然而就在最終勝利的時刻即將到來的時候,一個意外發生了。

在戰鬥中,李舜臣又一次身先士卒,考慮到之前他只有十二條破船就敢打日軍四百條戰艦,而今正值痛打落水狗,不表現一把實在說不過去。

但就在他奮勇沖擊的時候,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了他的胸膛。

這是一件極為匪夷所思的事情,此時明朝聯軍占盡先機,日軍已是強弩之末,一盤散沙,打一槍就得換個地方,基本屬於任人宰割型,行將崩潰。

敵軍已被包圍,兵力武器占優,士氣十分振奮,殘敵不堪一擊,這就是當時的戰況,且李舜臣乘坐龜船,四周都有鐵甲包裹,射擊空隙有限,說難聽點,就算站出去讓人打,都未必能被擊中。

然而李舜臣還是中彈了。

在這世上,有些事情是說不準的,比如二戰時的蘇軍大將瓦杜丁,自出道以來身經百戰,什麽惡仗、硬仗、找死仗都打過。斯大林格勒挺過來了,庫爾斯克打贏了,追得德軍名將曼斯坦因到處跑,如此猛人,竟然在戰役結束,到地方檢查工作的時候,遇上了一幫土匪,腿上挨了一冷槍。按說傷也不重,偏偏就沒搶救過來,就這麽死了。

李舜臣的情況大致如此。

啥也別說了,總之一句話,這就是命。

身負重傷的李舜臣明白,他的使命即將結束,但這場戰役並未終結。

於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對身邊的部將李莞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我就要死了,但現在戰況緊急,不要透露我的死訊,請你接替我的位置,以我的名義,繼續戰鬥下去。”

這也是他的最後遺言。

在戰場上,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勝負,因為只有勝利者的故事,才能流傳下來。

所以李舜臣依然是幸運的,他雖沒能看到勝利的來臨,但他的一切都將作為勝利者的傳奇傳揚萬世,正如他所寫過的那首詩句:

〖全節終須報,成功豈可知?

平生心已定,此外有何辭!〗

節已報,心已定,便已成功,再有何辭?

伴隨著李舜臣的逝去,日軍迎來了自己的最後命運,在明朝聯軍的全力猛攻下,戰鬥變成了屠殺,日方四百余艘戰艦被擊沉,一萬余人陣亡,日軍慘敗。

但要說日軍毫無亮點,那也是不客觀的。要特別提出表揚的,就是島津義弘同志,他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逃跑本領可謂舉世無雙,在拋下無數墊背、送死的同胞後,他終於逃了出去,雖然此時他的身邊,只剩下了幾十余條破船和幾百名士兵。

萬歷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九日中午,歷時一天半的露梁海大戰正式結束,日軍精銳第五軍全軍覆沒,史稱露梁海大捷。

露梁海大捷後,翹首期盼的小西行長部終於徹底崩潰,紛紛化整為零,四散奔逃,小西行長不落人後,率殘部趁明軍不備,乘船偷渡出海,經過千辛萬苦逃回日本,余部大部被殲。

至此,抗倭援朝戰爭正式結束,此戰歷時七年,最終,以中國軍隊的徹底勝利,以及日本軍隊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七年前,那杯由邪惡與野心釀成的苦酒,最終澆到豐臣秀吉的墳頭上。

活該,死了也該。

正義終究戰勝了邪惡,無論此時,或是三百四十年後,歷史都用事實告訴了我們相同的道理:

無論何時何地,總會有那麽幾個不安分的侵略者,他們或許殘暴,或許強大,或許看似不可戰勝,但終將被埋葬。

戰爭結束了,勝利也好,失敗也罷,參戰的主角們都有了各自的結局。

兩年後(1600),超級“忍者”德川家康終於發作,集結兵力,準備欺負豐臣秀吉的孤兒寡婦,死硬派小西行長當即聯同石田三成等人,組成西軍,出兵迎戰。

但滑稽的是,出於對小西行長、石田三成的極度憎恨,作為豐臣秀吉的鐵杆親信,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當機立斷,放下與德川家康之間的敵我矛盾,毅然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內部矛盾中去,加入東軍,跟小西行長玩命。

而最搞笑的,莫過於島津義弘,此人和豐臣秀吉關系本就不好,開戰之初是德川家康的人,並奉命去幫助守城。結果城裏的人未接通報,以為他是敵人派來忽悠的,不但沒有開門,還對他放了幾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