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雜談篇】 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2/3頁)

還有攻城作戰,電影場景中那種雲梯蟻附攻城只是最落後的手段,早就不用了。春秋時期,孫子著書,就言攻城有修櫓轒轀具等器械,將不勝其忿才蟻附攻之。可見蟻附在春秋時期就落後了,到宋朝連雲梯都改進了,類似現在飛機的登機梯一樣,也有輪子,只不過是人力在下推動,人隱其下以避矢石。攻城器械不詳細描述,《武經總要》有圖。攻城器械不便於行軍,往往在圍城後由隨軍工匠營就地伐木制作,攻城不下則燒械而走。

但凡攻城,傷亡最慘重的階段發生在城墻下和攀城過程中,接敵運動傷亡倒不是很大,敵弓弩手雖居高臨下,但我弓弩手數倍於敵,並非被動挨打。只有城墻下和攀城過程中,攻城士兵無還手之力,所以不少攻城器械都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生。再有就是借助數量優勢的弓弩手壓制城墻上的敵軍行動。攻城戰最激烈的地段往往是城門和城門附近。城門的不管如何被加固也是絕對不如幾丈厚的城墻堅固的,作為進攻者,通過城門投送兵力比翻越城墻投送兵力更快。作為防守者,城墻被攻餡,事仍有可為,而城門一旦被攻破,基本就無可挽回了。所以,城門附近既是進攻的重點又是防守的重點。

說了這麽多,覺得實在沒說什麽,實在是沒得什麽說。當作文章勉強湊合,書評嘛,能給人寫文章做參考就好。

======

小毛病不少,補充、刪除、增加、調整了個別地方的字詞標點還有語序,大體未動。城一丈十人守之是出自《尉繚子》而不是《墨子》。一般的輕便雲梯在突襲戰中仍有使用。

再補充一段:

城門一旦被攻陷,敵軍大舉入城,守軍士氣一落千丈,往往出現大規模投降甚至在守將帶領下全部投降。基本上城門徹底失守就是宣告城破了,在巷戰中負隅頑抗的只是極少數。而且沒有城墻的掩護,在攻城者的優勢兵力下,雙方的傷亡比往往顛倒過來了。所以,攻城戰以城墻城門為爭奪的重點,特別是城門和靠近城門地段的城墻,是爭奪最激烈的地方。

====

凡用兵,大多依據交通線而動。人也是一樣,好走的路走的多,幾條路交匯的地方人就多了,人多就有城。所以大的城池都在重要的交通線(或者說國道)交匯之處,中等的也都在重要的交通線(國道)之上。其它小城都在非重要交通線省道、縣道之上。

象這種大型的城池,平戰時都駐紮有大量士兵,以便於快速向各個方向機動,參與戰爭或平叛。它的得失往往關系一個面的得失,所以不論任何時候都相當受重視,而且都相當堅固,

中等的城池,占據重要交通線上,相對來說重要性就低一點,但也相當受重視,如果說大城是起到中樞的作用,那這些城池就是起到門戶的作用,是進入一個地區的必經之地。

也就是說這些中樞與門戶平戰都很受重視。中樞門戶根據控制與保護的面的大小也有大小之分。

其它小城,或者說軍事要塞,就只在戰爭時期受到重視。城小就表示人口少,不在主要交通線上,非特定時期是不受重視的。

城的大小與好不好守無關,這點在南北朝時期已經被人論證。主要是兵力是否足夠的問題。大城需兵多,小城需兵少。很多大城比小城陷落快,往往是兵力不足,對大城來說不足,對小城來說多余。同樣是三千人,守小城沒問題,守大城就不行,這就給人大城不好守的錯覺。

明代守北京,具體來說有幾層防線和兩條路線。一是遼西走廊路線,二是桑幹河谷路線。第一條路線,最外層是遼東,具體來說沈陽的得失關系遼東的得失,遼西走廊上錦州,山海關等都是重要據點。第二條路線,最外層是大同盆地,其中大同的得失關系整個遼東的得失。然後是桑幹河谷沿線的宣府和內三關等。

明代守北京,兩翼為遼東和宣(府)大(同)等重鎮,各自把守遼東和打通盆地,為薊鎮屏障,而薊鎮又分別依托燕山山脈(山海關冷口等)和太行山山脈(內三關)防守,為北京屏障,最後是京軍保衛的北京。如此層層設防,各鎮各有職守和分工。並不是說守北京就只守內外三關,其它地方

守洛陽的話,要守八關,面臨的問題是有限的士兵和物資的調派,處處把守反而分散力量,八關守不住,洛陽也守不住。一旦八關有一關被破,整個八關防禦體系就徹底崩潰,物資、士兵根本撤不出來,白白打了水漂

====

陳規有陳規的理由,但未免分析得不全面.他認為,城太小,矢石交通(指南邊攻城者的矢石能與北邊攻城者的矢石相遇),善守著也無能為力.但其它條件都未能考慮,比如我所說的兵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