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史篇】 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2/3頁)

07.少數民族帝王如何評價?

A,韃子酋長我最惡心了

B,元朝除了忽必烈,其他的實在沒什麽可以稱道的;至於清朝的皇帝,總體上是好的,特別是康熙、乾隆,但是康熙之前的皇帝,還是抵制。

C,學術研究就要遵循學術研究的規範,價值中立就是其中的一條。……(省去史料中記載的幾百字)

D,他們是中國的皇帝……

08.如何看待漢民族的劣根性?

A,笑話,漢民族能夠有什麽劣根性?有,也是滿韃子帶進來的

B,C,漢族確實有缺點,宋朝、明朝的滅亡,教訓是慘痛的,這些原因,要從漢族身上尋找。一味的責怪外族入侵是不對的。

D,滿族和蒙古人是來幫助中國的,是來拯救漢族的……

09.統一和分裂的關系?

A,漢族統一就是好的,少數民族統一就是壞的

B,統一……分裂……歷史真會開無情的玩笑。不過,我承認元朝和清朝是中國王朝就已經是可以了,讓我肯定統一中的行為,就……

C,對於統一的肯定,是對統一以後的積極後果的肯定,而不是對於統一過程中的暴力及其消極作用的肯定。還有,教育始終在灌輸一種認識:統一就是好,分裂就是壞。其實這是扯淡,統一未必好,分裂未必壞,統一無非是給一些措施在更大空間內推行創造了條件。如果措施好,那統一才是好,反之就不是。

D,統一就是好,反對統一的就是混蛋。所以,XX戰爭中,那些抵抗清兵統一的,就是分裂分子。

10.元滅宋、清代明、日侵華三者的區別,元朝和清朝的評價。

A,完全一樣,不同的是,蒙古人、滿人侵略成功了,而日本人侵略失敗了。如果抗日戰爭失敗,結果恐怕跟元、清一樣。元、清,都是中國的亡國時期。

B,不完全相同。不同點:前兩者,是王朝國家之間的改朝換代,而日本侵華的實質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下的法西斯主義。相同點:在當時的條件,都是屬於侵略外戰,所以,抵抗蒙古人、抵抗滿人的行為在當時完全合理,而且要被贊頌,這和抗日英雄一樣要受到頌揚。元朝和清朝,因為後期統治被人民認可,他們被融合,接受了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化,因此,他們由中國的征服者逐漸的轉變成為中國的統治者,因此,這兩個朝代要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看待。特別是清朝,在近代把中國帶入現代國家體系,更要承認了。

C,首先,王朝更替和主權國家之間的征服性質不同。成功與否,就是最大的判斷標準,什麽正統,打贏就是正統。清朝成功了,成為中國的主宰,就是正統,今天中國的領土規模就是清朝奠定的。至於日本,如果抗日失敗了,中國和日本合並了,成了一個國家,邏輯上(認日本人做正統),完全可能,怎麽了?不喜歡歸不喜歡,但邏輯關系和道德評價要區分開!

至於元朝和清朝,確立國家的主體性必須從確保歷史的延續性著手,必須將歷史上少數民族政權建立的朝代,作為本國歷史的一部分,否則,就難以說明這種轉化的整體性之理由所在。這是國家認同方面的原因。

D,當然不同,前兩者是中國的改朝換代,後者是侵略中國的戰爭。因為蒙古人、滿人是中國人,所以,就不應該抵抗他們的統一,他們就是不統一也是中國人,日本人不是中國人,所以就要拼死抵抗,否則如果失敗就亡國滅族了。

所以,前兩者,支持元朝清朝統一的一方,是正義的,抵抗蒙古軍和清軍的人,都是歷史罪人。蒙古軍和清軍=人民解放軍;投降蒙古軍、清軍的=投誠的國民黨將領,順應歷史潮流;抵抗蒙古軍、清軍的=李登輝、陳水扁。而對日本,必須抵抗。投降蒙古、清朝是光榮的,而投降日本是可恥的。

簡單的一句話:是中國人,就歡迎,不是中國人就反對。

第11條,中國落後的原因與資本主義為什麽沒在中國形成

A,肯定是蒙古、滿韃的侵略。沒有他們侵略,中國肯定會強盛

B,主要原因是中國的體制的問題,這是主要原因;而蒙古和清朝的侵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更是倒退。

C,中國落後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把中國落後的原因,歸咎於元朝、清朝,是不妥當的。

D,中國的制度不行,漢民族懦弱無比,活該落後。沒有元朝、清朝,中國落後的更快,換了漢族,只會更白搭!1271年、1644年,蒙古兵、清兵是來解放漢族的,拯救中國的,是來幫助“反腐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