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2章.日蝕蒼黃 第25節

李弘是去年三月奉旨到洛陽向先帝稟奏遠征兵事的,然而僅僅事隔一年之後,大漢國卻已經物是人非,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長平公主看到李弘,再也忍不住心裏的悲慟,失聲痛哭。

公主十三歲了,長大了,雖然嫵媚妖嬈,美麗驚人,但吹彈得破的臉上卻看不到半絲天真和歡樂,有的只是無盡的悲傷和哀愁。深重的憂郁和無助就象厚厚的烏雲掩蓋了她那雙秋水盈盈的眼晴,讓人為之心碎。這一年裏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親人紛紛離去化作了一縷縷魂魄變成了夢裏的相思,從沒有遭受風雨侵襲的劉蕭被這接踵而來的狂瀾擊倒了。她無法承受一個接一個噩耗,無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和巨大的傷痛,她幾乎崩潰了。

這時,盧植趕到了河間國,告訴了公主一個喜訊,何進死了,何太後也死了,劉協已經繼承大統了。公主要回去,她想回京城去,但盧植和劉和堅決阻止了。隨之傳來的消息越來越糟糕,大漢國的天好象要坍塌了,社稷陷入了傾覆的邊緣。劉蕭不明白為什麽會變成這樣,現在人人痛恨的奸閹和外戚死了,屢屢侵犯邊疆的鮮卑人也被征服了,社稷應該迅速恢復穩定才對,為什麽反而越來越混亂,越來越看不到希望了?

劉蕭帶著滿腔的悲痛和對未來的希望趕到了雲中行轅。盧植走了,他說自己該回家了。劉和也走了,他說自己要回幽州向父親劉虞借兵南下。陪同劉蕭來到塞外的只有張範和刑颙兩個從事。還有旅賁令魏斷和衛士令楊智的五百虎賁、羽林軍。張範奉太傅袁隗之命,一直隨侍公主左右,現在是長平公主的長史。他帶有先帝給李弘的遺詔。刑颙是河間鄚人,盧植的門生,一個年輕的儒士,隨盧植一路逃亡到故鄉。盧植很欣賞他的才華和忠誠,臨走時拒絕了他要繼續追隨的好意,把他留在了公主身邊。

李弘勸慰了公主幾句,看她哭得非常傷心,隨即命人把小雨喊來。去年李弘奉旨到京城的時候,曾經和小雨數次到永樂宮覲見董太後,小雨因此和公主相識。小雨陪著公主到後帳去了,大帳內的悲傷氣氛隨即緩和了一些。

李弘把先帝的遺詔看了又看,漸漸明白了袁隗和袁紹的心思。

先帝在這份手詔裏說,如果董太後和小董侯安全回到了河間國,那麽李弘在收復邊郡後,立即和太尉劉虞以此遺詔擁小董侯於冀州繼承大統,然後率軍南下洛陽,與太傅袁隗等朝中大臣理應外合,捕殺何進,重振朝綱。如果何進殺了董太後和小董侯,篡奪了權柄,那麽李弘就以此遺詔宣告天下,會同太尉劉虞,直接南下洛陽殺了何進,然後和太傅袁隗等大臣重選藩王為帝。先帝在手詔的最後囑咐李弘,值此危難之時,朕將國事盡數托付於太傅袁隗和太尉劉虞,愛卿務必要聽命於兩位托孤大臣,竭盡全力拱衛我大漢社稷。

先帝這麽說,顯然已經放棄了少帝劉辯,只要何進一死,劉辯就很難活了。但現在看來,先帝的這兩種估猜都錯了。何進殺了董太後,卻留下了小董侯的性命,這份詔書的前半部分隨即也就失去了作用。八月底的洛陽大亂讓袁隗和朝中的大臣們抓到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和董卓聯手廢除了少帝,讓小董侯繼承了大統,遂了先帝的未了之願,但接下來就是董卓和朝中大臣的權力之爭了。

處於劣勢的袁隗這個時候斷然決定放棄當今天子,刻意制造出一場危機,以先帝遺詔來迫使李弘聽從於自己的指揮,逼走董卓,立藩王為帝,重振社稷。盧植率先離開京城,就是代表袁隗到涿郡和劉虞商議此事。只要有劉虞的支持,袁隗認為李弘絕對會言聽計從。

劉虞答應了袁隗的要求。董卓獨自掌控京畿十萬大軍,已經觸犯了權力制衡的大忌。這種人一旦獨掌權柄,擅權禍國是遲早的事。遲打不如早打。不過劉虞對廢黜當今天子一事沒有明確表態。雖然公開表示拒絕承認當今天子有利於打擊董卓和盡早解決危機,但考慮到先帝的心願和李弘的態度,劉虞認為還是謹慎一點好,不要操之過急,走一步看一步。

盧植得到了劉虞鼎力支持的肯定答復後,立即通過袁紹把這個消息送回了京城。袁隗大喜,隨即決定征召州郡兵馬攻打洛陽。朱俊離京到河內平叛時秘密帶出去的幾份書信就是袁隗通知袁紹等人起兵的。袁隗還寫了一份書信給盧植,說一切都準備妥當了,請盧植在公主北上入晉督請李弘南下後,立即和劉和兩人一起到幽州督請劉虞南下。逼走董卓後,袁隗希望劉虞能進京和自己共同主政,以便及時解決李弘這個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