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70節

大漢建興五年(公元201年),九月。

九月初,洛陽,上林苑,大將軍行轅。

長公主書告大將軍,再一次重申了把天子和朝廷盡快遷到關中的諸多好處,希望大將軍能以中興大業為重,即刻調整攻擊洛陽的策略,把主要兵力投到洛陽外圍戰場,在荊州、豫州、兗州和青州一線部署重兵,以阻擋叛軍的反擊,把洛陽之敵徹底困死。長公主認為,此策雖然延長了攻占洛陽全取中原的時間,但可以減少軍隊的損失,減少朝廷財賦的支出,更能對南方的叛軍造成極大震懾,為盡快平定天下取得最大優勢。

丞相蔡邕和大司農李瑋也各自寫了一封長信,從當今天下局勢,朝廷財賦等各個方面做了詳盡的解釋,最後都表達了一個相同的意思,攻擊洛陽的策略必須服從於大漢國政策略,這關系到天子和朝廷的威儀,關系到中興大業的整體利益。

長公主、丞相蔡邕和大司農李瑋對大將軍建議天子禦駕親征一事只字未提,顯然還是想做最後一次努力。

大將軍召集北疆眾將軍議,把長公主要求北疆軍調整洛陽攻擊策略和朝廷即刻開始遷離晉陽的事詳細說了一下,征詢眾將的意見。

李弘的話剛剛說完,麴義就站了起來,“大將軍,你有沒有把當前的局勢對殿下和朝廷解釋清楚?現在平定天下的重點不是攻克洛陽,也不是南下平叛,而是西進涼州平定羌人之禍。西疆不平,關中就不穩,關中不穩,大軍就無法集中力量南下平叛,最後很有可能演變成南北對峙之局。大漢將陷入長期的分裂。大漢分裂了,社稷搖搖欲墜,還有什麽中興可言?”

傅幹急忙站了起來,躬身回道:“大人,我們在奏章中已經解釋多次了,但殿下和朝中的大臣們好像無法理解。他們認為,西疆和南方州郡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不要也罷。在朝中,放棄西疆的言論一直沒有斷絕過。現在這種奏議更多了。”

“一幫禍國殃民的混帳東西……”麴義臉色一變,破口大罵,“大漢走到今天這一步,原因是什麽,難道他們都忘了?當時殿下年幼,不能理解情有可原,但蔡邕、楊彪這些大臣難道不知道?李瑋、崔琰這些大臣也不知道?當年如果沒有西疆年復一年的戰亂,國庫怎麽會空竭,國力怎麽會衰落,百姓的日子怎麽會越來越苦?後來黃巾軍揭竿而起,老邊、韓遂也在西疆起事,大漢軍隊同時在兩線作戰,結果屢戰屢亂,大漢被活活拖垮。大漢垮了,黃巾之亂平不了,西疆、北疆的胡人殺了進來,社稷最後無力支撐,終於轟然倒塌。這麽血淋淋的教訓,難道他們都忘記了?”

“今日若想平定天下,首先要平定西疆,把西、北兩疆牢牢穩住。我們的後方穩定了,不打仗了,財賦和兵力都有了,大軍才能集中全部力量南下平叛。”麴義憤怒地揮動著手臂,大聲質問道,“這麽簡單的問題,難道他們都不懂?到底要讓大漢傾覆多少次,他們才能清醒地認識到西疆、北疆才是大漢的根基,才是保證大漢長治久安的根基?”

“雲天,你冷靜一點……”李弘沖著他擺擺手,示意他坐下去,“事情沒這麽簡單。殿下和朝廷既然決定遷都長安,那麽西疆的穩定就是當務之急,這一點殿下和朝廷應該都有共識。”

李弘的目光從諸將臉上緩緩掃過,“羌人已經打到了翼城、上邽一線,打到了關中的門口,這時朝廷卻要求我們調整攻擊之策,要求我們圍而不打,要求我們把主力部署到洛陽外圍。如果我們遵從此策,直接後果是什麽?西疆丟失,關中危急,天子和朝廷無法立足長安,只好再次遷都洛陽。”

“說來說去,還是對付我們北疆人。”吳雄一掌拍到案幾上,瞪大眼晴罵了起來,“當初,是我們北疆人要求定都長安,現在朝中那幫混蛋竟然以此為餌,引誘我們上當。”

“哼……關中丟了,京都改為洛陽,北疆人的臉丟光了,以後我們在朝堂上還如何立足?”王當冷笑道,“大將軍,應該想想辦法了。洛陽很堅固,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而天子和朝廷馬上又要遷到關中,時間不等人啊。”

李弘站了起來,慢慢走到大帳中間。

諸將望著李弘,默不作聲。此事關系重大,矛盾一旦激化就是和朝廷對立,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前兩天,我曾上書朝廷,提了一個建議,要求天子禦駕親征。”李弘不緊不慢地說道,“天子禦駕親征,有三個好處。首先我們可以確保天子的安全。其次,我們可以緩和與朝廷之間的尖銳矛盾。第三,天子在前線,可以確保平定天下期間,國政策略與兵事策略的協調和統一。兵事策略要服從於國政策略,但國政策略要符合中興大業的整體策略,這是我們能夠百戰百勝的根本,不可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