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留守成都張裔爭權,謀襲子午魏延貪功(第3/5頁)

魏延笑吟吟地說:“聽說你又從成都送來蒲元制成的弓弩刀劍,是什麽好兵器,能讓我看看麽?”

“我這裏沒帶一刀一劍,剛入了陽平的武庫……你去看看吧。”

“那不要緊,我一會兒去武庫查驗,你這會兒是去見丞相麽……我也要去,同路同路。”

兩人一面說話,一面往裏走,走到正堂門口,聽見裏邊若斷若續的說話聲。虛掩的門恰露出一條縫,可以看見諸葛亮正在和楊儀敘話,也不知說了什麽,諸葛亮竟笑起來。

魏延臉上的笑容戛然落塵,唇角輕輕一挑,鼻孔裏哼了一聲。

門口的鈴下通報了一聲,諸葛亮聽見馬謖來了,略帶喜悅地向外招呼道:“幼常?”

“丞相!”馬謖一面走一面呼喊,像個尋著了父親的孩子。

魏延很慢地跨了進來,楊儀擡頭見到魏延,滿臉歡樂頃刻幹縮,兩人的目光一撞,又都各自閃開,像碰著了瘟病,恨不得跳進漢水裏洗刷幹凈。

諸葛亮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兩位下屬眼底的刀光劍影,清晰地照進他的心裏,他平靜地說:“威公,你先退下吧。”

楊儀巴不得離開,他告了一聲退,轉過身後,迅速退了出去。

楊儀的離開,讓魏延的表情輕松一些兒,諸葛亮因吩咐修遠給二位備好錦簟,請他們落了座。

馬謖道:“這次我統共帶來五千口刀,三千把弓,蒲元說他下個月來漢中。”

諸葛亮點頭,他因對魏延道:“這五千口刀分出三千口,發給張鉞的飛軍。”

“好,”魏延道,他想起張鉞,心情像風吹開的花,他由衷地說,“張鉞勇略果決,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諸葛亮含笑:“亮正是看出張鉞可為將,才遣他來漢中,他日可為北伐先驅。”既說到北伐,諸葛亮索性撩開話題,他從案頭取過遞給魏延,“文長,這是李正方早上剛轉來的,孟達的親筆信。”因擔心馬謖不明白,解釋道:“李正方前番來信,稱孟達有投誠之意,幾個月來,我與李嚴數度書信往來,議的皆是此事。”

馬謖又驚又疑:“是麽,孟達願意投誠?”

“自曹丕亡故,孟達在曹魏的親故也相繼沒世,他以貳臣躋身北國,甚受排擠,朝中又無依靠,他心中不安,故而思謀反正。”

魏延將那書信看完,抽搐著半晌沒有判斷:“丞相怎麽看?”

“想聽聽文長的意見。”諸葛亮認真地說。

魏延把書信轉遞給馬謖,猶豫著說:“說不好……總以為成功的把握不大。”

馬謖插了一句:“曹魏節制荊豫的人是誰?”

“司馬懿。”諸葛亮道。

馬謖思量著這個人物:“司馬懿……聽說他素有謀略,曹丕在時,數次征伐皆讓他鎮守後方,很是倚重他。曹丕死後,他為托孤大臣,曹睿亦對他倍加重用,這等人物不好對付。”

諸葛亮點頭:“正是,此人有謀略,可孟達過於輕忽,恐會以驕誤事。”

馬謖便去看孟達的親筆信,孟達在信中稱自己當初投降實出無奈,他雖身在敵國,卻心歸天漢。幸得今日有李嚴當中斡旋,終能報效故國,重效舊君,曹魏對他很信任,不會起疑心,請諸葛亮放心。

“自大過了。”馬謖搖頭嘆息,“丞相莫若去信叮嚀,若此事能成,也可助成北伐事業!”

“我會去信。”諸葛亮將信接過來,目光在“李嚴”兩個字上一落,卻像被風吹落的灰塵,輕輕撒開了。

“丞相欲何時出兵?”馬謖問。

諸葛亮沉凝地說:“再等等,需要幾頭並進才好。”

“哪幾頭?”馬謖好奇地問道。

諸葛亮靜靜地說:“一頭是漢中屯軍,一頭為各地開拔北伐的更休士兵……孟達也算一頭吧……這幾頭中,尤以漢中屯兵為重。”他緩緩地看向魏延。

魏延鄭重道:“丞相放心,漢中屯兵已整裝待發,必不會誤事!”

諸葛亮寬心地嘆了口氣:“初次興兵,不得輕忽,還是萬事思慮妥當為好。”

魏延囁嚅了一刹,卻是忍不住的脾氣促發了他:“丞相,延有一策進獻,懇請丞相納之。”

“文長請講!”

魏延一字一頓道:“延以為,我軍可從子午道北出,以奇兵攻克長安,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若丞相以五千精兵予我,再以五千兵負糧,十日之內可達城下。夏侯楙聞吾來,定不戰而逃竄,長安唯剩禦史等文官,攻克不難,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也足供軍食。而後鎖住潼關,拒曹魏援兵於重關之下,丞相從斜谷徐來,比二十日,兩路合聚,則關隴為我所有!”魏延說得很激動,他深為自己的天才構思感到振奮,那像把胸中的熱血潑出來,那一片澎湃讓靈魂都在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