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盜亦有道(第2/2頁)

待他們問了七十二遍,陳三郎哈哈一笑,用木棍將烤成泥磚的叫花雞,從火堆撥到洗凈的大青石上,一下敲去泥殼,雞毛隨泥而落,但見雞皮色澤金黃,濃香撲鼻,倆孩子頓時口水直下……

陳三郎絲絲吸著氣,趁熱將整雞撕開,扯一根雞腿遞給小六郎,對五郎道:“別愣著,吃啊!”

“哦……”五郎咽下口水,伸手撕了塊雞胸脯大快朵頤。

陳三郎也撕一片雞肉,送到口中品嘗,竟是出奇的雞香濃郁,口感酥嫩,在沒用任何調料,甚至沒放鹽的條件下,竟可以令他這個老饕滿意了。

趁著熱,兄弟三個將一只大雞分而啖之。不消片刻,便風卷殘雲一般,只剩一堆白白的雞骨,兄弟三個舒服的靠一起,小六郎一邊舔著手指一邊意猶未盡道:“真想天天都吃……”

“只要六郎聽話,隔三差五的,三哥就給你打牙祭!”陳三郎笑著摸摸他的小肚子道:“不過你得保證,今天吃雞的事情,打死不要說!”

“為何?”小六郎不解的瞪著眼睛。

“老妖婆要發飆的,你不想三哥被打吧?”

“不想……”小六郎使勁搖頭道:“我不跟任何人說。”

“嗯,別人問起來,你昨晚吃的啥,就說‘餅子’。問你幹啥來著,就說‘困覺’,記住了麽?”陳三郎囑咐道。

“嗯,記住了,餅子困覺……”小六郎很認真的點頭道。

又反復叮囑小弟幾遍,陳三郎轉向五郎。看到那張苦大仇深的臉,覺得那麽放心,便只拍了拍他的肩膀。

時間不早,陳三郎打水澆滅了火堆,把雞骨頭掩埋起來,便和五郎輪流背著睡著了的六郎,悄悄溜回窩去。

回去時,已是下半夜,兄弟兩個也倦怠之極,臉也不洗,蒙頭就睡。

沒了雞叫,全場的人都睡得分外香甜,待天光大亮才被老虔婆尖銳的罵聲吵醒。揉著惺忪的睡眼,雇工們看到外面都出太陽了,不禁奇怪道,怎麽今天雞沒叫?

‘不會是終於罪有應得了吧?’雇工們本就對這刻薄吝嗇的侯氏十分厭煩,只是礙於契約未滿,不得不忍氣吞聲罷了。現在見她終於吃了癟,都幸災樂禍起來。

還真讓他們猜著了,待他們穿上衣裳走到場院,便見那老虔婆侯氏,站在雞舍前氣急敗壞的張牙舞爪,口中傾瀉著汙言穢語:“哪來的殺才直娘賊,敢偷老娘的雞,非把他找出來擠破卵球!”

“怪不得今天雞不打鳴,原來是陳娘子入替了。”有那嘴上刻薄的便調笑起來。

“劉猴子,最賊頭賊腦的就是你,我看八成是你偷的!”侯氏正找不著人發火呢,登時罵罵咧咧道:“快還我的雞!”

“陳娘子搞清楚了,我們可是良人,容不得你汙蔑!”劉猴子登時跳起腳來,大怒道:“你不妨打聽打聽,我劉猴子輾轉幾家炭場,可有個說我手腳不幹凈的?!”

別看這些人給她幹活,但他們並不像前朝那樣,一日賣身終生為奴。大宋朝是禁止買賣奴隸的。所有雇工,都是自由民……也就是良人的身份,只是為了生計,與雇主在官府簽上三五年的契約,在期限內出賣勞動力罷了。

一待約滿,他們便可自由離去,要是想去外地謀生,或者改行的話,一個清白的身家是前提……這又牽扯到所謂的鄰裏互保,和行業互保。但凡是要與官府打交道的事情,比如說買房、開店、辦路引,都需要鄰裏或者工友具保,一旦名聲壞掉了,那可就寸步難行了。

所以劉猴子再憊懶,也不敢拿自己的名聲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