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違章建築

開封府簽押房中。

“老龍圖畢竟不懂買賣,被他們殺價太狠了。”陳恪呷一口茶道:“五百萬貫看似不少,但真是賣了個白菜價。”

“那應該賣多少?”包拯心一揪,暗道:‘怎麽早沒咨詢他一下?’

“要是我來策劃,最少可以翻一番。”陳恪輕嘆一聲道:“這麽誘人的地段,為什麽要這樣操作呢?”

“那應該怎樣?”

“這種稀缺資源,提前宣傳到位,做到廣而告之,到時公開撲買,競買的人一多,地價很容易就上去了。”

“買撲……”包拯自然對這個詞不陌生。這是國初興起的一種包稅制度。宋朝的商品經濟十分繁榮,宋太祖又不是明太祖那種腦殘加三斤,自然非常重視商業稅收。

但宋朝商品流通範圍之廣、城鄉集市之多都遠超前世,盡管朝廷在全國設立了一千八百多個稅收機構——商稅務,也很難顧及分散鄉間的小集市。最後朝廷拿出了一個辦法‘課稅額少者,募豪民主之’,規定凡稅收在千貫以下的小集市,一律實行包稅制,即由官府測算出該集市年應收稅總數,讓當地大商人出錢承包,然後大商人再向商販征收,以其收入作為補償。收入盈虧由包稅人自己負責。

後來,因為想要包稅的人太多,常常出現好幾個大戶爭一處包稅權的現象,於是出現了‘買撲’,買撲的意思,就是‘投標奪買’,類似於後世的拍賣,由申請人自行申報稅額,以出價最高者取得包稅權。

包拯做過多年的地方官,自然知道用這種法子,往往可以獲得比預期更高的收入。但在此之前,這種方法只在包稅時使用,沒有人用於別處。

“唉,老夫怎麽沒想到用買撲呢?”包拯越想越懊惱,一使勁竟拔下一撮胡子,痛得他直呲牙。

“那為什麽還要保密呢?”陳恪一臉無奈道:“這不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麽?”

“唉,老夫也琢磨出不對味了。”包拯嘆息連連道:“他們說,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希望一切都保密進行。包括和十三裏正談話,也囑咐他們不要外傳。”看到對方給出的條件,那些裏正直接眩暈了,他們做夢都想不到,這輩子能擁有這麽多錢。所以也更怕節外生枝,都把嘴巴封得牢牢的。

“好在還沒開始賣,能不能改變一下出售的形式?”陳恪抱著僥幸問道。

“協約已經簽署了,還有上諭也下了。”包拯搖頭道:“一千七百份地契,盡管還沒有過戶,但按協議,在收到一百萬貫的定金後,便由他們處理,直到土地售罄,再把剩下四百萬貫交付。”

“這裏面,他們要賺去二百萬貫!”陳恪冷笑道:“老龍圖真是做得好買賣!”

“唉,就別笑話我了,快幫老夫想想,該怎麽補救吧。”包拯暴露的短處,也是宋朝絕大多是官員的短處——腦子裏只有詩書經義,靠的是聖人之言治國。看著什麽都懂,但遇到需要專業知識的情況就抓瞎……

“先把相關的資料拿來看看。”

“就在這屋裏。”包拯從抽屜裏拿出厚厚的一個文件袋,又指一指墻角的大箱子道:“這是相關協議,那是地契在官府的登記。”

“嗯。”陳恪點點頭道:“我去把那兩個隨從叫進來。”

“老夫讓人喊一聲就是了。”

“不用。”陳恪說著,出去前院,在正廳耳房中,坐著他的一幹隨從……除了李忠幾個侍衛之外,還有兩個高鼻深目的一賜樂業人。這是一賜樂業人按合約,提供給他的會計師。

“老左、老周,你們兩個跟我來。”陳恪站在門口,出聲道。

“是。”兩人趕緊起身,快步走出來。

往簽押房去的路上,陳恪簡單扼要把來龍去脈一講,輕聲道:“老包雖然不是羊祜,但在這方面也夠傻的,我直覺這裏面還有玄機,咱們替他捋一捋,看看能不能挽回些損失。”

“查賬當然沒問題。”一賜樂業人當了千年的奴隸,已經養成了忠誠耿耿的品性,至少在合約期內是這樣的。那身材稍高些,一頭黑發的叫左建德,另一個紅發的叫周定坤,他小聲道:“但問題是,大人會得到什麽好處?”

“有些事,不一定非要有好處才去做的。”陳恪前半句讓人肅然起敬,後半句暴露本性道:“但要是能順便撈點好處,就再好不過了。”

“是。”兩人一起點頭。

※※※

整個下午,開封府簽押房中,都響著噼裏啪啦的珠算聲。

那算盤聲起自寬大的桌案上,兩個一賜樂業人分坐兩邊,每人面前都擺著一具寬大的串档算盤。

算盤起源於漢朝,但其功能完備是在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藥鋪櫃就畫有一架算盤,將畫面攝影放大,便是一具與後世一模一樣的串档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