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章 為有源頭活水來(上)(第2/2頁)

三年前,因為得知了約櫃的消息,蘭必要求周定乾率領一眾族人,前去阿克蘇姆瞻仰,然後到耶路撒冷朝聖。但這只是個幌子,他們還有更重要的目標,就是考察一下,當地有多少族人,回歸的可能性有多大。

周定乾和他的族人,在那裏待了一年,回來後將看到的情形稟報說,之前的消息不算錯,在開明的阿巴斯王朝治下,確實有許多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居住。但那都是老黃歷了……自從塞爾柱人鳩占鵲巢,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主人,便開始大肆排斥異教徒,猶太人自然也在其列。

不過他們抵達耶路撒冷時,還是聯絡上一些族人。那些人告訴他們,絕大部分猶太人,都已經逃往西歐的西班牙,投奔當年被趕到伊比利亞半島的白衣大食。

而耶路撒冷本身,也已經成為基督教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必爭之地,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所難免了……

聽說他們來自大宋,那些不願意去投奔阿拉伯人的猶太人,毫不猶豫的收拾行囊,請求跟他們一起回大宋。

周定乾從小就被教育,天下猶太是一家,因此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帶著上千名族人返回了大宋。當然,他不敢帶他們回汴京,將大部分人安置在了泉州,只領了幾個人回汴京向蘭必復命。

得知了故鄉的真實情形後,蘭必徹底失望了,盡管他的理想始終不變,但他不能把族人們往火坑裏推啊!別的猶太人都紛紛逃離聖城,他怎麽能帶著族人回去找死呢?

蘭必徹底打消了回歸的執念,一賜樂業人對西洋航線興致銳減,把目光投向了南洋,這才給了阿齊茲機會。

陳恪對他們這個決定,自然舉雙手歡迎。畢竟,誰也不願意和一群總想著要離開的人合作。一賜樂業人不選西洋,而在南洋發展,說明他們打算徹底融入大宋,雙方往後的關系,自然也會更親密。

回到家裏,周定坤早就等在哪兒,一見到陳恪就冷笑道:“聽我兄弟說,阿齊茲運回來整整兩船書,大人可備好了百萬黃金?”

“不著急,一年半載的是不用準備的。”陳恪知道,給自己當財務官,實在是壓力太大了。遂賠笑道:“我合計著到時候,就該有佐渡島的金子了。我那份兒啥也不幹,全用來給他們發獎,應該頂得住吧。”

“大人費盡心機,花了這麽大代價,才弄到的佐渡金山。”周定坤瞪大眼道:“就為了幹這個?”

“我要那麽多錢幹什麽?”陳恪舉起雙手,倭女為他脫去外袍。待他坐下後,倭女又脫下他的靴子,將他冰冷的腳揣入懷中暖和起來:“你看到了,我的生活已經不能再奢侈了,已經不可能在自己身上,花更多的錢了。”

“哪有嫌自己錢多的。”周定坤嘟囔道:“那幹嘛還挖空心思賺錢?”

“這就是我和你們猶太人的不同了。”陳恪微笑道:“雖然我們都熱衷財富,但我們對錢的認識,截然不同。”

“錢就是錢,有什麽不同?”周定坤不解道。

“亞裏士多德說,錢財在不同階段,是有不同意義的。”陳恪給自己的財務官上課道:“當它用來標示價值時,是尺度。用作買賣時,是流通。貯藏起來時,是數字。”

“數字再大,都是你個人的財富,不流通的話,便是廢銅爛鐵,毫無用處。只有花掉它,財富才能發揮它的用處。”只聽陳恪慢而自信道:“我辦成了想辦的事兒,又讓別人有了錢,所以我賺錢再多也沒有罪。而你們猶太人光賺不花,積攢的罪越來越多,再不趕緊用的話,小心遭報應……”

雖然是最簡單貨幣學知識,但周定坤聽得一愣一愣,他發現雖然自己跟錢打了一輩子交道,但對其認識,實在是太膚淺了:“看來,等他們翻譯出書來,我也得好好讀讀了。”

回回神,他突然明白了陳恪的意思,又恢復了幽怨的神情道:“大人,要我們出錢就直說,幹嘛還得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