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春(中)(第2/2頁)

梁懷吉垂首無言。趙禎亦沉默,過了好一陣方又開口道:“明日寡人會下令,把你逐出京師,配西京灑掃班。”

懲罰不可謂不重,但顯然已手下留情了。放在別的朝代,哪怕本朝別的皇帝手裏,梁懷吉有一百個,也死掉五十雙了。

但其實,趙禎放他一條生路,並非出於仁慈,而是痛惜自己的女兒,想必徽柔一定不願他死吧……

※※※

公主整整睡了兩天一夜,才醒過來。這兩天一夜的時間裏,趙禎已經迫於壓力,下詔褫奪她的封號,降為沂國公主,仍入宮廷居住,公主宅內臣解散,梁懷吉‘配西京灑掃班’,一切都已明詔天下,無可更改了。

趙禎心思縝密,讓梁懷吉寫一封信留給公主,說明是自己主動離開,並非被人強迫。因為要是再僵持下去,我只有死路一條了,還是主動離開,爭取官家寬大處理的好……

看到信後,公主哭得幾欲暈厥,她堅決不相信,梁懷吉是個怕死的人,認為這是分開她倆的陰謀,甚至梁懷吉已經死於非命了。

官家溫言撫慰,甚至賭咒發誓,公主就是不信,只好再把梁懷吉召回來,讓她見上一面。

梁懷吉又把那番話說了一遍,公主這才不再哭泣。梁懷吉走後,她便不再哭泣,而是改為沉默不語。

面對每一個試圖勸解她的人,都只有一句話:“還我梁懷吉!”

她在宮中欲自縊已不是一次兩次,嚇得苗賢妃忙又請柳月娥進宮陪伴,終日守在她身邊,不敢擅離一刻。

後來在柳月娥的開解下,公主才不再尋死覓活,人也精神了些。

那廂間,趙禎已經被要求公主回府的聒噪煩死了。大臣們認為公主既與李緯有夫婦之名,長居宮中總有不便,外人得知,亦有譏議。不如仍回公主宅居住,琴瑟相調,方為兩宜。

實際上,那些譏譏議議的就是他們。

趙禎見女兒好容易才正常點,唯恐出宮再犯病,哪裏肯答應。哪知那些言官清流,竟然找到趙宗實,要求他也勸勸皇帝。

趙宗實本不想觸這個黴頭,但他已經與百官結成一體,或者說,被文官集團綁架了。何況為了塑造自己賢王的形象,他不憚於犯言直諫、大義滅親。於是上奏曰:‘天家之女當遵人倫之婦順,廣天下之孝思,彰邦媛之賢,以儀我皇室……故當使沂國公主還府,與駙馬琴瑟相和。’雲雲。

除此之外,還要求廢除‘尚主之家,倒降昭穆一等’的規定,希望以後公主下降,都要行舅姑禮,如尋常人家新婦那般侍奉舅姑。

此言一出,天下皆稱賢德,登時上表附和者無數。

趙禎被逼得無法,卻萬般不想答應,然而作為帝王,斷不可隨性而為。

正在百計無方之際,在河北路修河的趙宗績回來了,堅決不同意讓公主回府。他說,公主病體未愈,精神恍惚,受不得半分刺激,現在讓她回去,是想要逼死她麽?

但他的聲音還是太弱,何況新學黨人、司馬光、趙卞等人,並不肯幫他說話。官家最後實在頂不住,只好答應讓公主回府。

這件事,被大臣們視為勝利,趙宗實兄弟更是暗暗欣喜,認為這意味著,大宋朝的威柄,已經慢慢向他們轉移了。

然而這時候,悲劇發生了。

在得知自己要會府之後,一直很安靜的公主,只是說要最後一次遊覽禦花園的春景。

眾人不疑有他,便陪她到花園散心,走著走著,公主說要喝甜水井的水,於是仆婦們便搬開蓋在井上的石板。剛要打水,公主頸上的項鏈突然斷了,珠子灑了一地。她急得登時哭出來,這是梁懷吉給她的唯一留念。

宮人們趕緊滿地找珠子,公主也不顧勸阻,俯身尋找,找著找著,便來到井沿,忽然一下子跳了進去,周圍人誰也沒能拉住……

好在柳月娥在場,迅速把她救了出來,公主除了渾身濕透,倒沒有什麽大礙。

苗賢妃抱著公主哭得死去活來,趙禎也老淚縱橫,後怕連連。

消息傳出,自此誰也不敢提,讓公主還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