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洋的敵人(第2/21頁)

袁克定擊掌拍案: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楊先生,那麽你說,為啥中國適合君主立憲?

楊度道:不是已經跟你說過了嘛,中國人因為思維比較原始,永遠不會認識到思想的價值,也不願承認別人的能力,能夠讓他們屈服的,只有權力。只有在君主立憲的情形下,由君主授權,老百姓才服氣,才肯聽你的話,才肯接受你制定出來的規矩和規則。你說,有這麽多的好處,難道中國不應該推行君主立憲制嗎?

袁克定猛地一拍大腿:應該,應該,真是太應該了。那楊先生,如果我們為了國家民族計,廢共和而實行君主立憲,那應該怎麽個做法好呢?

這個事……楊度皺起眉頭,苦苦思索,突然間他面露喜色:袁公子,我想起一個人來,有他出馬,則君主立憲,易如反掌。

袁克定急問:先生快說,那人是誰?

要知道那人是誰,有分教:師徒合夥搞烏龍,萬裏神州起刀兵。最是多情小鳳仙,鍋爐房裏度余生。正是楊度說出此人名字,洪憲帝制才被搞得凸出於地平線,讓民國的亂局,徹底亂到無法收拾之程度。

【02.別人犯蠢是你的機會】

聽袁克定問起,楊度笑著回答:

說起這人,那可是大名鼎鼎,

他也曾,金鑾殿上論策術,天子聞言喜又驚。

他也曾,戊戌年間大變法,欲殺慈禧事未成。

他也曾,檀香山上搞集資,斂財無數妙手空。

他也曾,鐵筆一支掃天下,保皇革命在東京。

他也曾,仰天長嘯出荊門,少年中國高歌鳴。

他也曾,修佛論禪說黃老,學究天人造化通。

他也曾,孫文求之而難得,孤獨一葉自飄零。

他也曾,發起組建進步黨,領袖人稱梁任公。

聽楊度講完,袁克定哈哈大笑:原來是梁啟超梁任公,好好好,你推薦的這個人不錯。梁啟超一代宗師,名成天下,中國最優秀的天才軍人蔡鍔,就是梁啟超的關門小弟子。而且梁啟超是老資格的保皇派,跟孫文那夥人水火不容,孫文暴力叛亂,而梁啟超和他的進步黨卻始終維系國家統一。好,我馬上請梁任公赴宴,為了表示隆重,還要專門發下請柬。

話說那梁啟超,是一個閑極無聊,愛瞎琢磨事兒的人。早在辛亥革命之初,他就瞎琢磨一氣,想施展妙手空空之術,布局天下,以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士官三傑為班底,欲一舉拿下大中國,不料事情不成,梁啟超急忙逃回日本。此後共和革命成功,他老兄翩然返回,組建了進步黨,每天拉選票彈劾官員,玩得極是開心。

此番接到袁克定宴請,他欣然來到。入座後與楊度、袁克定兩人順嘴瞎扯,正扯之際,袁克定試探道:近來輿論都說,共和制度不適合中國,先生有何高見?

這個……梁啟超的腦瓜子霎時進入到高速運轉狀態,他在想袁克定問這話,是啥意思?到底啥意思?應該不會是吃飽了撐的吧?他可是代表了他爹袁世凱的政治態度啊,嗯,這裏邊有事,我先留個心眼,別讓他把我的底兒套了去。

於是梁啟超若無其事地回答道:我生平只研究政體,很少研究國體。

梁啟超這句話,等於徹底把門封死了,楊度和袁克定都不好再就這個話題說下去,於是大家不歡而散。

回來後,梁啟超悄悄派人找來自己最得意的關門弟子蔡鍔將軍,把門關好之後,貼在蔡鍔的耳邊,嘀嘀咕咕說了好一陣子話。

蔡鍔聽了,樂不可支,忍不住大笑起來,然後斂住笑聲:老師,你前幾天還罵孫文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必然不會有好結果。現在咱們也這麽個搞法,你看這是不是……嗯,有點兒太缺德了吧?

梁啟超氣道:傻孩子,老師不是給你講過達爾文的進化論嗎?知道什麽叫適者生存嗎?小蔡啊,你聽老師的沒錯,人要想在這世界上混出名堂來,只有本事是不成的,還必須要有機會。可機會這東西,九成九是別人因為愚蠢為你帶來的,而自己創造機會的可能,實在是微乎其微。如果你不在別人犯蠢的時候,快推他一把,那麽你就會失去機會,明白了嗎?

蔡鍔笑道:老師,我明白了。

【03.要臉還是要腦袋】

梁啟超不願意摻和,卻偷偷躲在幕後布局。袁克定只好再琢磨新的人手,他順著人頭撥拉過來撥拉過去,猛地發現了一個人才:

交通系之大魁首——梁士詒。

說起這梁士詒來,端的非同小可。此人於戊戌變法失敗後,曾和楊度一起參加了朝廷舉辦的經濟特科考試,楊度考了第二名,而頭一名就是這個梁士詒。

正是因為考了頭名,梁士詒引起了軍機大臣瞿鴻機的警惕,瞿鴻機一研究:嗯,這孩子名字叫梁士詒,啥意思呢?為啥要叫這麽個名字呢?嗯,對頭,戊戌亂黨的頭子梁啟超,也姓梁,而亂黨的大頭子康有為,字祖詒,也就是說,梁士詒這孩子,他長了梁啟超的頭,和康有為的尾巴,這可了不得,這可不是小事,我得趕緊向慈禧老太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