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從中央到兩旁

【1、難啃的大梁】

五國攻齊的結果是齊國的作為列國中強大的一極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長久以來,列國一直處於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格局。從齊國的垮台中收益最大的是秦國。趙國的實力畢竟與秦國相比還差一段距離。這就像世界格局由美蘇兩國冷戰到美國一夫獨大的轉變。當燕國在齊國僵持的時候,秦國發動了一波強大的東進攻勢。這次進攻,秦國有那麽一點是無忌憚,因為再也不用擔心齊國的反擊。

公元前283年,秦軍從函谷關徑直殺向東方,直指魏國的首都大梁。秦國的戰略目標是攻破大梁,滅亡魏國,將秦國領土與新從宋國獲得的定陶連成一片,從而將山東諸國攔腰斬斷。這是一記兇狠的殺招,如果實現,山東六國就會被分割為互相獨立的兩部分,接下來會遭到秦國的半包圍攻擊和各個擊破。由於這一仗意義重大,秦國全力以赴,問題只有一個——魏國的大梁。

魏國的大梁是中原地區著名的堅城。自從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以來,幾世幾代魏國一直不停城地加固大梁的防禦,使得大梁成為一座固若金湯的雄城,雖然它無法延續魏國的霸權,但至少延續了魏國的生命。

大梁周圍不但有水可依,還有高山可靠。按照當時流行的建築理念,大梁城在選址的時候定在了北林地區的東南面。中原地區總共有兩片大森林,分別被成為南林和北林,北林在今天的河南中牟東北。將都城建在山林旁邊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觀光,二是可以放馬。魏王看好的是觀光,於是在北林中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王家花園,稱之為梁囿。樓台閣榭散落其間,奇花異草爭奇鬥艷,麋鹿在悠閑的奔跑。沒事的時候,魏王就帶著家眷,坐著馬車,唱著歌兒來到這裏搞點休閑娛樂活動。然而秦軍可沒有這般雅致,他們看上的既不是建築,也不是珍稀動植物,而只是最普通的水和草,因為它們才是軍隊的命脈。秦軍知道占領大梁不是一口氣就能完成的事情,有一個優良的補給基地將會大大有助於攻城,所以秦軍並不直接攻打大梁,而是越過魏國的中原長城,開到了粱囿,然後肆無忌憚地破壞了那些對他們沒有用的東西。樓台閣榭被付之一炬,奇花異草被踐踏一空,麋鹿也做了秦軍士兵的牙祭。秦軍的軍事行動聲勢浩大,不但完全控制了北林地區,甚至將觸角伸向了衛國邊界與定陶地區。

大梁暴露在了秦軍的眼皮底下,魏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張,連夜跑到相國孟嘗君那裏商量對策,還是孟嘗君腦袋比較靈光,向魏王指出了生存的道路:必須得請救兵。於是魏王為孟嘗君準備了大量的財貨,送孟嘗君踏上了求救兵的道路。孟嘗君出了大粱,茫茫四顧,哪裏才有救兵?楚國路途太遠,韓國已經倒向秦國,齊國自顧不暇,想來想去也只有趙國和燕國能幫助魏國。於是孟嘗君向東北方向進發。

第一站來到了趙都邯鄲。

孟嘗君對趙惠文王開門見山地道:“我代表魏國想從趙國借點兵。”

孟嘗君問得利索,趙惠文王回答得也很幹脆,“寡人不能。”

孟嘗君繼續道:“我跟大王借兵是忠於大王。”

趙惠文王道:“具體說來。”

孟嘗君道:“雖然你們趙國搞過胡服騎射,可我們魏國的武卒也名不虛傳。你們的兵不見得就比我們的兵厲害,我們的兵也不見得就不如你們的兵。可是趙國卻不用擔心土地被侵奪,人民被屠殺,而魏國此時此刻卻正面臨著土地被侵奪,人民被屠殺的殘酷考驗。同樣是太陽底下的兩個國家,為什麽生存的差距這麽大呢?其實這僅僅是地緣政治的原因,魏國為趙國擋住了來自西方的壓力。如果趙國不救魏,魏國不得以就會跟秦國混,那樣一來,面臨秦國威脅的就不再是魏國,而是趙國。今日之魏國就是明日之趙國。因此我說我讓大王出兵是忠於大王的表現。”

趙惠文王被孟嘗君所描繪的可怕前景嚇住,一張口贊助了魏國十萬軍隊。孟嘗君繼續向東北方走去。

孟嘗君又來到燕都薊城,對燕昭王道:“想當初,咱們兩國關系是多麽鐵。現在魏國正在遭受秦國的侵伐,貴國能不能伸出援助之手?”

燕昭王道:“我倒是想,可是我們燕國連續兩年大旱,糧食儲備嚴重不足,今勞師襲遠,人吃馬喂實在承受不起。”

孟嘗君見懇求無用,話鋒一轉開始誘導,道:“千裏救人符合燕國的利益,有助於提高燕國的國際威望,像我們魏國還沒有出門就看到敵軍,想千裏救人也做不到。”

燕昭王依然面無表情,孟嘗君見誘導無用,話鋒一轉進而威逼,道:“既然大王不識我的一片好心,那麽我這就走,我恐怕我走之後,天下形勢將會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