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魏國的來客

【1、中原拉據戰】

秦國打趴下楚國之後,又回過頭來攻打魏國。公元前276年,白起發動攻擊拿下了魏國兩座邊城。第二年,秦相魏冉親自率領大軍圍攻魏國首都大梁。韓國派大將暴鳶來救,秦軍圍城打援,將韓軍擊潰,斬首四萬。魏國只好割地求和。又過一年,秦軍再次出擊,占領了韓、魏兩國大片邊境地帶,秦國中原的地盤又擴大了不少。在秦國一連串的進攻下,一向是難兄難弟的魏韓兩國也按照就近原則發生的分化。韓國與秦國接壤較多,倒向秦國,做了秦國的馬前卒。魏國與趙國接壤較多,拜趙國為大哥。公元前273年,趙魏聯手向韓國發起進攻,派軍包圍了韓的華陽。華陽眼看就要被破,韓國急忙向老東家秦國求救。派去了使者無數,可秦國的救兵始終不見蹤影,急得韓國君臣團團轉。韓相公仲朋突然想起一個叫田苓的家夥,據說他口才不說,派他去秦國,或許能搬來救兵。公仲朋找到田苓道:“軍情十萬火急,先生雖然有病,也煩請去秦國一趟吧!”

田苓到了秦國,並不直接見秦王,而是找到了秦國的實際當家人魏冉。魏冉問道:“韓國很著急了吧。不然不會讓來啊?”

田苓道:“我們韓國才不著急呢!”

魏冉道:“你在說瞎話。你們的使者排著隊來秦國求救,還敢說不急?”

田苓道:“實在不行的時候,我們韓國就跟別人混。反正我們是做二奶的命,大款不急,我們才不著急,誰強就傍誰是我們的生存法則。”

魏冉道:“這麽說你不用見秦王了,救兵的事我幫你搞定。”

八天剛過,秦國的救二奶兵就到了。由此可以看出兩點,一、秦國的辦事效率極高。二、穰候的專權程度也極高。秦軍的統帥是可怕的白起,副統帥是胡陽。秦軍與魏趙聯軍在華陽大戰一場。結果魏趙聯軍被殺得大敗,扔下十三萬顆腦袋,其余的轉身就跑。魏軍比較幸運,在統帥芒卯帶領下保住了性命。趙軍可就沒有那麽幸運了,2萬多士兵被秦軍追上包了餃子。秦軍一向沒有優待俘虜的政策,也用不著改編敵人軍隊,所以只好將這兩萬多個餃子趕入了大鍋黃河。秦軍乘勝跟進,再次包圍了大梁。大梁城內的魏國君臣挨打的次數多了,也有了應付的心得。以往成功的經驗是只要大梁被秦軍包圍,魏國就向周圍國家求救,救兵一來,秦軍就只好退卻,有時還得丟點面子。這次,魏相須賈直接找魏冉商量:“我們魏國已經全力做好了防守大量的準備,趙國、燕國、楚國軍隊也已經準備增援,到時秦軍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不如你們少要點,我們少給點,咱們兩國私了算了。我們割出南陽,你們退兵怎麽樣?要不,楚三國軍隊到了,事情可就不這麽好解決。”魏冉想想也好,便同意了須賈的請求。其實楚、趙新敗,很可能沒有心情管魏國的閑事,須賈也就是虛言嚇唬。公元前272年,秦國將韓魏的南陽和楚國的宛合並建立了南陽郡,這樣秦國在中原地區就有了第一個正式的行政區。

自從公元前294年即位以來,趙惠文王在國際形勢變幻莫測的風雲之中迅速成長。他擺脫了李兌的控制,完全掌握了趙國的政權,將趙國打造成兵精國富的北方強國。趙國一般小兒子國王比較能幹。任何一個強國都擁有一個強大的人才庫。如果說國家是大廈,那麽人才是支柱;如果說發展是速度,那麽人才是加速度。一國的衰敗總是從人才的流失開始的,這幾乎已成戰國時期的鐵律。趙惠文王對人才工作高度重視,才形成趙國朝廷人才濟濟的局面。五國攻齊時,趙惠文王曾拜樂毅為相。後來又起廉頗於行伍之中,藺相如更是從一個宦官的手下被提拔為上卿。趙惠文王還敢於跨專業使用人才,比如說趙國的另一名將趙奢的最初職業是稅務官。

趙國的封君遠不如齊國的封君逍遙快活。齊國的靖廓君、孟嘗君父子牢牢地控制薛地,不但經濟上自負盈虧,還有獨立的武裝力量。趙國的平原君也有封地,但是連稅收自己都做不了主。趙國的法律規定封邑內的稅收歸國家所有。這條法令讓平原君非常不滿意,他打心眼裏想把稅收截留下來,留作小金庫,備不時之需。但是來收稅的官員趙奢卻不答應,堅持要平原君府上繳稅收。平原君府上的工作人員仗勢欺人,對趙奢百般阻撓。偏偏趙奢也不是吃素的主,一聲令下,隨從侍衛上去砍翻平原君府九名工作人員。這一下,趙奢捅了馬蜂窩。趙奢只是一低級稅務官,而平原軍是國君的兄弟,趙國的封君,權勢逼人。平時如果兩人在大街上相見,平原君理不不理趙奢。沒辦法,兩人的級別差得實在太遠。當平原君聽說府上工作人員竟被一個小小的稅務官砍死九個,火冒三丈,帶著家兵家將將趙奢圍在當中,準備將他殺死。沒想到趙奢一點都不害怕,口中振振有辭,道:“君為趙國第一號公子,家大業大,卻不明白國與家的關系,公與私的道理。如果貴府不帶頭奉公守法,趙國的法令還有誰人遵守?法令不行,趙國就會衰弱,衰弱的趙國無法抵擋敵國的進攻。如果沒有趙國,哪裏還有你平原君的廣大家業。為君計,莫如奉公守法,如實納稅,如此則上下相安,上下相安國防才能穩固,國防穩固趙國才能保持強大。君為強大趙國的貴戚,必然會受到天下的敬重。”平原君不禁對眼前的這個小稅務官肅然起敬,這樣的道理以他千尊之軀從不曾聽別人對他講過。平原君不但沒有殺掉趙奢,還把他推薦給趙惠文王。“富貴顯中求”,說得就是趙奢。估計趙奢在下手之前也多少了解一些平原君的為人,如果碰到的是孟嘗君那樣一心專權的人,無論說得多麽在理,恐怕都難逃一死。同樣是封君,思想境界,價值取向還是有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