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努爾哈赤奠基大清(第3/5頁)

8.制定撫蒙政策

自秦漢以來,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央王朝的北部邊患。為此,秦始皇連接六國長城而為萬裏長城,明朝徐達和戚繼光為鞏固邊防,也大修長城,但都不能完全解決邊患。明代京師兩次遭北騎困擾,明英宗甚至成了瓦剌兵的俘虜。努爾哈赤興起後,對蒙古采取了既不同於中原漢族皇帝,也不同於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他用編旗、聯姻、會盟、封賞、觀獵、賑濟、朝圍、重教等政策,加強對蒙古上層人物部民的聯系與轄治。特別是其聯姻不同於漢、唐的公主下嫁,而是相互婚娶,真正成為兒女親家。這是歷代中央政權(除元朝外)對蒙古治策的重大創新。中國古代社會史上的北方遊牧民族難題,到清朝才算得以解決。後來康熙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清朝對蒙古的這種撫民固邊政策,其初始者就是努爾哈赤。

9.推進社會改革

努爾哈赤在其四十四年的政治生涯中,不斷推進社會改革。在政權機制方面,他逐步建立起以汗為首,以五大臣、八大貝勒為核心的領導群體,並通過固山、甲喇、牛錄三級組織,將後金社會的軍民統制起來。而後,他又創立了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制度,八貝勒並肩同坐,共議大政,斷理訴,舉廢國汗,即實行貴族共和制。但此制度在努爾哈赤死後未能實施。在經濟機制方面,他先後下令實行牛錄屯田,計丁授田和縮丁編莊制度將牛錄屯田轉化為八旗旗地,奴隸制田莊轉化為封建制田莊。隨著八旗軍民遷居遼河流域,女真由牧獵經濟轉化為農耕經濟。在社會文化方面,初步實現了由牧獵文化向農耕文化的轉變。

10.決策遷都沈陽

1625年,努爾哈赤決定遷都沈陽。但遭到貝勒諸臣反對。其理由是:近來正在修建東京遼陽,宮宅已經建好了,老百姓的住所還沒有最後完工,本來年景就不好,遷都需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對此,努爾哈赤說:“沈陽乃形勝之地,西征明,由都爾鼻渡遼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到;南征朝鮮,可由清河路以進;而且在渾河、蘇克蘇滸河的上流,伐木順流而下,用來造宮室、燒柴,都不可勝用。時而出去打獵,山上獸多,河中水族,也可捕而取之。朕籌劃此事已經成熟了,你們不要再考慮了。”

可見,努爾哈赤是綜合考慮了歷史與地理、社會與自然、政治與軍事、民族與物產、形勝與交通等因素,從而做出遷都沈陽的重大決策的。從此,沈陽第一次成為都城。努爾哈赤遷都沈陽,促進了遼河地域的經濟開發,並帶動了整個東北地域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使“滿洲民國富”。

三、努爾哈赤成功之謎

努爾哈赤經過十二次大的戰役,先是統一了女真各部,繼而統一了東北全境,並成為後金大汗,他成功的秘密在哪裏呢?

一位教練經過研究認為,一個運動員取得世界大賽的金牌,大約需要一百五十六個因素,當然這些因素有主有次。那麽,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的成功,更是需要多種因素的和諧統一。努爾哈赤的成功,一個前提無疑是他苦難生活的磨礪,繼母的寡恩,使他養成了自立的性格;馬市的交易,使他大開眼界,廣交朋友;祖父、父親的蒙難,刺激他毅然擺脫常人的平庸生活,踏上了王者的征服之路。但更關鍵的因素還在於他實現了“四合”一天時、地利、人和與己合。

首先是天時。司馬遷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天,可以理解為“上天”、“天命”、“天道”、“天意”、“天時”等,這裏說的天,主要是“天時”。天時有大天時,有小天時。魏源說:“小天時決利鈍,大天時決興亡。”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五百年是個概數,三百年也會有王者興。明末清初,中國歷史的“天時”,到了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當時的世界上,俄國尚未東越烏拉爾山;葡萄牙到了澳門尚未對明朝形成威脅;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失敗;女真東面的朝鮮,外禍內亂,衰落不堪;西面蒙古,四分五裂,林丹汗孤立;北面扈倫,彼此紛爭,貝勒落馬;南面大明,南倭北虜,內憂外患,極度腐敗。總之,努爾哈赤處在了三百年一遇的大天時。

同時,努爾哈赤在戰爭中還善於利用天時。薩爾滸大戰的勝利,原因之一就在於得天時。當時赫圖阿拉地區大雪封山,江河冰凍,明軍四路出師,長途跋涉,山路崎嶇,叢林密布,冰雪封路。沒能按原計劃如期合圍赫圖阿拉,後金熟悉地形,便於設伏,分路出擊。努爾哈赤巧妙利用天時,在明軍形成合圍之前,集中兵力,逐路擊破,奪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