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晚清中興四大臣(第6/11頁)

這時威海港外的劉公島還在清軍手中,如果在陸軍配合下,港內的水師完全可以突圍出去,但水師中很多洋人顧問都主張投降。擔任水師副提督的英國人馬格魯和軍事顧問美國人浩威爾還勾結少數水師將領,鼓噪士兵嘩變,以迫使丁汝昌投降。丁汝昌不願背個不忠的罪名,結果在絕望中被迫自殺了。丁汝昌死後,在洋人的指使下,很快由浩威爾起草了一份投降書,送到日營。1895年二月,日軍正式接管了北洋海軍十一艘兵艦、劉公島的全部炮台以及威海衛的全部軍械,物資均完好無損地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日軍占領了威海後,又馬上渡過鴨綠江分幾路向遼陽進軍,日軍在進占遼陽時,除清軍將領夏士成、依克唐阿率部下和自發的群眾抗日武裝在鳳城堅決抵抗外,其余清軍皆望風而逃,結果日軍沒費什麽力氣就攻占了海城等地,並直逼遼陽、沈陽兩城。遼西也受到極大的威脅。

慈禧太後看到遼東半島及遼西的大片土地這麽快就被日軍占了去,生怕日軍打進山海關,直逼北京,趕緊起用已經被罷免了十年的恭親王奕,主持總理衙門大事,用他和洋人的關系,請英、俄公使出面調停,向日本求和。此時的英、俄都有自己的打算,並不想急於讓日本停戰,當美國出面稍一反對,英國立即罷手不再管這件事。其實美國反對英國出面調停,也是出於他自身利益的考慮,其目的是想讓別國都不再插手這件事,由他一家獨自出面調解日本停戰問題,以便從中獲取更大利益。

恭親王奕也看出只有美國和日本關系好,就呼籲美國出面調停。於是,美國公使開始在中日之間進行聯絡活動,日本此時剛占領了旅順口、威海衛,也無力再向中國其他地方擴張,有人從中過個話,巴不得順坡下驢,答應求和的要求。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表示,必須由恭親王奕或李鴻章充任全權代表,並以割地賠款為“議和”條件才能開議,否則不必派代表去日本談判。

於是慈禧太後又馬上開復李鴻章的一切處分,任命他為“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議和。1895年三月十四日,李鴻章 帶著兒子李經方、美國顧問科士達等,由天津乘船去日本。二十日,李鴻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在馬關的春帆樓開始談判,伊藤博文一開始就擺出戰勝者的驕傲姿態,肆意勒索,並派軍攻占澎湖列島。李鴻章要求停止軍事行動和減輕勒索,被伊藤博文拒絕。二十四日,李鴻章在談判後回寓所途中,被日本暴徒刺傷。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擔心列強借口幹涉,宣布除台灣、澎湖列島地區外,其他戰地立即停戰。四月一日,中日雙方代表重開談判,日本提出割讓奉天南部、台灣、澎湖列島,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三億兩等苛刻的條件,清政府批示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等“竭力申說”,盡量爭取減少割地賠款。四月十日,日本提出最後修正案,伊藤博文只準李鴻章說“允,不允”兩句,並以戰爭再起和進攻北京相威脅。四月十七日,李鴻章終於和日本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①中國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②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③賠償軍費二億兩白銀。④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通商口岸,日本可沿內河駛人以上各口岸。⑤允許日本臣民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產品運銷內地只按進口貨納稅,並準在內地設棧寄存。條約中還規定,為保證中國履行條款,日軍暫時占領威海衛。

《馬關條約》是日本在西方列強的支持下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也是《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喪權辱國條約。《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出後,全國嘩然,拒絕和約、遷都再戰的呼聲震動了整個京城,並在全國掀起了反割地、反投降的鬥爭。清政府及地方官吏也因《馬關條約》喪權過重而不滿,他們有的請求殺李鴻章以謝天下。

由於《馬關條約》在國民中的極壞影響,同年,李鴻章卸下直隸總督的職務,進入內閣辦事,但被規定“不得與聞朝政”。次年奉命出使俄國,訂立《中俄密約》。不久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戰爭爆發後,李鴻章到江南去參與“東南互保”,不久調充議和全權大臣,兼署直隸。在慈禧太後“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上諭批示下,李鴻章經過一番溝通與幹旋後,於1901年九月九日與列強簽訂了賠款數額令人觸目驚心的《辛醜條約》。

參與《辛醜條約》的列強就是八個出兵的國家,他們分別是:德、法、日、俄、美、英、意、奧。條約主要內容就是賠款,賠款數額之巨,創清朝有史以來最高,計白銀四億五千萬兩,相當於清政府二十年的財政總收入。這些賠款雖然要四十年還清,但是要計利息的,所以本息加起來共計九億八千二百多萬兩,再加上各省地方性的賠款,總數額超過十億兩。這些外國列強怕清政府還不上,就讓以海關關稅和鹽稅擔保。此外,列強還要清政府嚴厲治辦義和團首領及義和團運動中與洋人作對的各級官員。在北京東交民巷劃出一片使館區,並允許列強從國外派軍隊保護自己的使館;拆除大沽口到北京鐵路的全部 炮台,並且在天津二十裏以內不許駐紮中國軍隊,外國則有權在各處駐軍。在《辛醜條約》中列強沒有提出割地的要求,但這些條款已經使中國喪失了大部分主權,這時的中國已經完全淪陷為半殖民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