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晚清中興四大臣(第4/11頁)

馬格裏借故推托,拖延了兩個月才到天津,李鴻章讓他親自試放,結果,又一次發生爆炸。李鴻章責問為何炮彈質量如此低劣,馬格裏卻態度驕橫,斷然拒絕。原來,當初馬格裏幫李鴻章制造的大炮,是用於對付太平軍的,所以個個有效。而這一次,大炮是安裝在大沽炮台用於對付外國人的入侵,英國人馬格裏就從中搗鬼。洋務派辦洋務,從管理人員到技術設備,都依靠外國,那些到中國工廠裏做事的外國人有他們自己的打算,賺錢是一,控制中國軍事發展是二。所以,一般地制造一些槍炮子彈,他們願意幹,可一旦關系到對外國人不利的事,他們就不幹了。李鴻章為了挽回面子,一氣之下把馬格裏撤了職。

清政府非常重視北洋海軍,這也是李鴻章經營最久、花血本最大的一項事業。因為這支海軍的興衰不僅直接關系著淮系集團的勢力,同時也是洋務派同保守派抗衡的籌碼。李鴻章不遺余力地創建水師。19世紀70年代,由李鴻章主持向英國購買的軍艦有“龍驤”、“虎威”、“策電”、“鎮東”、“鎮西”、“鎮南”、“鎮北”等炮艇。19世紀80年代,德國的軍火和造船工業有了突出的發展,李鴻章又轉向德國訂購戰艦,他向德國訂購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船和“濟遠”號巡洋艦。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立,並擁有二十多艘軍艦,李鴻章在旅順口、威海衛設了兩個主要海軍基地。

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的表現遠不止這些,他還主張籌辦了一些民用企業,如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電報總局等。他還創立學堂,派遣留學生出國考察學習。1871年,他和曾國藩奏請清廷,挑選聰明的兒童去美國學習,被清政府批準。經過選拔,第一批幼童三十名,在上海乘輪船出洋。當這些幼童到達美國後,馬上成為美國新聞中的轟動事件,美國總統還接見了他們。中國留學生給美國人留下了聰明能幹、彬彬有禮的印象,並說他們是“中國的榮譽”。這些赴美的兒童中,就有後來成才的詹天佑、劉冠雄等。

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表現積極,其辦洋務的規模最大,成為洋務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然而李鴻章在外交上卻像他的老師曾國藩一樣,是一個十足的軟弱派。而曾國藩又師承穆彰阿,於是在晚清的大臣中形成了一個軟弱派的陣營,並且在朝中具有極大的勢力,超過了以林則徐、左宗棠為代表的強硬派。而主政的太後和皇帝又搖擺在軟硬之間,總體趨向是偏軟弱。這就注定了晚清外交的悲劇性結局。李鴻章在國人心中形成了一個“大賣國賊”的形象。

李鴻章在外交上的軟弱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境地。1885年三月,清軍與越南軍民聯合作戰,在涼山、鎮南關等地重創法軍,這場戰爭最後以法國失敗而告終。中法戰爭還使法國內閣倒台。但奇怪的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戰爭勝利後,清政府派李鴻章與法國談判,不知什麽原因,李鴻章卻與法國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

條約規定:承認法國在越南的統治;法越條約“均聽處理”;準許法國等國人自越邊界進入中國;法商入境,商稅按稅額減;允許法國幫助修築滇、桂境內鐵路。也就是說,中國要在這裏修鐵路,也必須同法國人商辦等等。法國戰敗,竟享受了戰勝國的利益;中國戰勝,卻甘受戰敗國的損失。

就在李鴻章苦心經營他的北洋水師時,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了,事情原因是這樣的:

1894年四月,朝鮮爆發東學道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壓。就在清政府遲疑不決時,日本勸誘清朝出兵,“代韓戡亂”,表示日本政府“必無他意”。清政府聽信日本“保證”,於1894年六月五日,派太原總兵夏士威、直隸提督葉志超率領2000名精兵赴朝鮮援助。六日,按1885年中日《天津會議專條》規定,清政府知照日本,日本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由,派重兵占據了仁川至漢城一帶的戰略要地,不久起義平息。清政府建議中日同時撤軍,日方拒絕,並繼續增兵。七月二十三日,日本借口“改革朝鮮內政”,闖入朝鮮王宮,俘虜國王,扶植傀儡政權。清政府被迫派兵增援。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派“濟遠”、“廣乙”等戰艦護送兵船到牙山,支援葉志超、夏士威部隊。七月二十五日拂曉,“濟遠”、“廣乙”完成了護運船任務,從牙山起錨返航,當兩艦駛至半島海面時,與日本海軍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艦相遇,日艦不宣而戰,向“濟遠”、“廣乙”兩艦突然開炮,妄圖乘其不備,將“濟遠”、“廣乙”擊沉,從而燃起了戰火。因為這年是甲午年,史稱這次中日戰爭為“甲午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