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一代宗師開教育先河

蔡元培(1868.1.11—1940.3.5),字鶴卿,又字孑民,乳名阿培,浙江紹興山陰縣(今紹興縣)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曾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人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他為發展中國新文化教育事業,建立中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貢獻,堪稱“學界泰鬥,人世楷模”。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1916年9月1日,蔡先生在法國收到北京教育總長來電,說“請我公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一席,務祈鑒允”。他立即在10月2日離開歐洲歸國。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正式任命為北京大學的校長,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在北大正式就職,開始了一生最具建樹的高教改革。他根據多年在國內辦教育的經驗與兩次遊學德、法取得的認識,將二者有機地給合起來,從北大的實踐出發,從根本上推行了多方面改革。顧頡剛回憶說:“1917年初,蔡元培先生來北大,逐步使北大發生了巨大的、質的變化”,並“著手采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學的教育方針和制度,來代替北京大學那一套封建主義的腐朽東西”。

在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前,他的許多知心朋友就勸他別去擔任此職務,當時的北大太腐朽,如治理不好會毀掉他的名聲,但孫中山卻認為:“北方當有革命思想的傳播,像蔡元培這樣的老同志,應當去那歷代帝王和官僚氣氛籠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國性教育。”最終蔡元培還是進了北大。

上任伊始,蔡元培就強調在學校內重學術研究。蔡先生第一次向全校師生演說,即指明:“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的階梯。”他要求學生“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宗旨既定,自趨正軌”。他倡導教育救國論,號召學生們踏踏實實地研究學問,不要追求當官。在學校內,他則大力扶植各種學術政治社團,培養學術研究、思想辯論的風氣。此外,在學校領導體制、學制及課程上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這些使北大向現代化邁出了最堅實有力的一大步。

為貫徹教育救國方針,蔡元培首先“廣延積學與熱心的教員,認真教授,以提起學生研究學問的興趣”。由於舊北大文科頑固守舊者較多,故整頓工作,先從文科入手。他被任命為北大校長後,迅即訪晤陳獨秀,請其出任文科學長。隨即聘任胡適、劉半農、周作人等為教授。他們和原在北大的錢玄同、沈尹默、沈兼士一起,致力於文科的革新,“文學革命,思想自由的風氣,遂大流行”。除上述數人外,文科尚有陶孟和、顧孟余、陳大齊、楊蔭慶、錢秣陵、楊昌濟等教授,也熱心於哲學、英文、德文諸門的改革。理科教授,也都是飽學之士。法科方面,雖尚無人講授比較法之類的課程,但已有馬寅初、高一涵等專任的教授。他們絕大多數,都年在30歲左右。其中,胡適、劉半農年僅27歲,最小的年僅24歲。

蔡元培憑借這批英年才俊為骨幹,依靠他們帶動全校,共同努力把腐朽的“官僚養成所”朝向昌明學術的最高學府推進。蔡先生說:“我對於各家學說,依各國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兼容並包。無論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在兼容並包原則下,對於確有真才實學而學術觀點、政治傾向不同的守舊學者,仍延為教授,展其所長,對他們一視同仁,絕不歧視。例如辜鴻銘,留學歐洲多年,辛亥革命後,仍留蓄長辮,表示效忠清室,但他精通英、法、德及希臘語文,於英國文學深有研究,仍請他講授《英詩》。又如劉師培,曾參與反清革命,後變節為清探,又為袁世凱稱帝效力,但劉於國學造詣極深,故仍聘他講授《中國中古文學史》。

蔡先生還不拘一格選拔與培養人才,24歲的梁漱溟,中學畢業後自修哲學,蔡先生看到他所撰《究元決疑論》一文,認為是一家之言,即聘為北大講師,講授《印度哲學》。和梁同齡的毛澤東,剛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到北京襄辦留法勤工儉學,急需就業,蔡先生就通知圖書館主任李大釗,讓他當上圖書館助理員,得以博覽北大藏書,“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展”。對於學術水平低下、教學態度惡劣的原有中、外教員,一律按約解聘。一個被辭退的法國教員向法庭控告,但有合同為憑,他的無理要求全遭駁斥。英國教員克德萊等被黜退後,鼓動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親自到校,要求續聘,也遭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