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黃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第6/9頁)

這是因為工業革命是一個由量變積累到質變的過程。每次工業革命之後,新的技術手段會讓制造精度大幅度提高。

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出現了數控機床,前面已經聊過,數控技術可以通過每秒幾百上千次的微控制實現非常高的加工精度。如果說大家對機床不怎麽熟的話,打印機應該都不陌生,現在一台幾百塊錢的彩色噴墨打印機,都可以一個墨點一個墨點地打印出照片、圖紙,準確度遠遠超過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

一旦機器的精度提高,接下來帶來的變化就是可以制造更復雜產品的機器。前面咱們聊到過,越是復雜的產品,包含的零件也就越多,成千上萬的零件組裝在一起誤差就會越積累越大。因而每次工業革命之後,制造精度大幅度提高,忽然間就會有無數種以前想得到,做不到的新機器新產品湧現出來。

更復雜的機器需要更多的零件,比如一輛自行車上有一百多個零件,一輛汽車上有幾千個零件,一架客機上有幾百萬個零件。不管是永久、豐田還是波音,要源源不斷地制造出自行車、汽車或者飛機,都需要有人制造出每一個零件,這樣就形成了一套產業鏈。整個工業社會就是由很多產業鏈相互交叉形成的網絡。

前面已經探討過,一個工業體系有多少種零件基本上就需要多少工人、技術人員掌握制造工藝。美國是最典型的,美軍一直在用計算機管理自己的武器、物資、零配件,就像超市要給每種商品貼上條碼。美軍也給每種軍用零配件定了一個身份證號,叫國家庫存代碼,這種信息是公開的,雖然不可能查到每一個編碼都是些什麽東西,不過按照編碼規則一查便知美軍現在用掉了大約3000萬個號碼,說明美國的產業鏈體系差不多也就這麽大。與此相對應,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制造業最興旺的時候,總共也是有3000萬產業工人和技術人員為其服務。

20世紀90年代美國剛剛完成了第三代武器的全面換裝,第三代武器裏的雷達、探測、火控、操縱、動力控制等等系統裏大量使用了計算機。當時美國的聲威如日中天靠的就是這個。不過與此同時,美國人也迅速把民用計算機以及其他使用芯片的民用電子產品外包給日、韓、中國台灣,後來是中國制造。由此不難看出,美國雖然突破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瓶頸,自己卻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吃下這麽大的產業鏈體系了。

之後美國不但把裝芯片的電子產品生產外包出去,把寫軟件的工作外包出去,到最後連大部分芯片的生產甚至開發也OEM、ODM外包了,與此同時美國也悄然完成了去工業化的進程。美國去工業化的速度雖然趕不上蘇聯崩潰,不過用江河日下來形容也並不為過。

20世紀90年代美國人還能一邊去工業化一邊開發出劃時代的F-22戰機,但是到了21世紀開發第二種四代機F-35時,美國工業已經疲態盡顯。一方面F-35項目不斷陷入技術故障、進度拖期、預算超支、結構超重之中;另一方面,美國人也把四五家航空制造廠商合並成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兩家,這兩家都參與了F-35的設計,而且還叫上一群歐亞盟友幫忙共同研發,不過拖期、超支、掉鏈子依舊。

F-35遇到的最大障礙是軟件,現代飛機幾乎就是一個飛行電腦,幾乎一切功能都要通過計算機軟硬件完成。在前面咱們提到過“摩爾定律”對軟件技術發展一樣適用,因為芯片的容量差不多每18~24個月會增加一倍,帶來的運算能力也會支持軟件的大小跟著增加一倍。

2002年服役的F-22的機載計算機軟件包括400萬行源代碼,眼下剛剛投入試生產的F-35的軟件則有1900萬行,雖然略低於每年翻番,不過大體符合這個規律。

軟件是人寫出來的,當初編寫F-22的軟件時美國人還使用了專門軍用的Ada高級語言,可是源代碼翻了幾倍之後,就再也湊不出那麽多懂Ada的程序員了,只好改為民用的C++語言,不過連C語言程序員都湊不出那麽多,戰鬥機的軟件又不能隨便外包出去,F-35的軟件開發進度只好一拖再拖,成本也隨著人吃馬喂節節攀升。

當初美國人提出研發這種輕型四代戰機是因為F-22價格過於昂貴,需要一種廉價飛機彌補其數量不足。在當時的計劃中,這種戰機的各項性能差不多相當於F-22的一半,造價只有其1/3,等於一個燒餅掰兩半,還能更便宜。不過到現在,F-35還沒正式投產,預估造價就已經超過F-22,如今這半個燒餅已經比原來的一個還貴了。

最倒黴的還是等飛機的用戶,面對無休止的漲價和拖期,美軍內部已經齟齬不斷,那些參加F-35項目的外國盟友更慘,賠錢搭時間不說,最初設想成輕型多用途戰鬥機的F-35由於結構超重,將來幾乎只能當戰鬥轟炸機來用。面對中國的J-20和俄羅斯的T-50這樣的重型第四代空中優勢戰機,只能說當初抱著美國大腿,想靠F-35為自己撐起21世紀的一片天那些國家將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頭號主力尚未服役就已落伍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