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他強任他強,輕風拂山岡(第3/17頁)

但是冷戰結束後,美國一家獨大,俄羅斯江河日下,失去了龐大工業體系的支撐,蘇聯的核武庫逐漸變成了核破爛,最近幾年俄羅斯進行的導彈試射接連失敗,核潛艇堆在碼頭上生銹,它的戰略威懾能力到底還剩多少,實在值得懷疑。

而且,美國的核武庫早已不再以陸基彈道導彈為主,部署在固定發射井裏的“民兵”洲際導彈正在逐漸退役,搭載的核彈頭數量已經削減到500枚,代之以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這個變化意味著就算俄羅斯依然有龐大的核武庫,也不再是我們的戰略核屏障了。

因為如果美國從本土對我們發射彈道導彈,大部分會飛越蘇聯或者俄羅斯上空,從俄羅斯人那邊看這些導彈,沒法判斷是打誰的,以俄羅斯人那種從不承諾不用核彈打誰,只承諾什麽情況下一定會用核武的火爆核戰略,這種事情能導致的唯一後果就是蘇聯或者俄羅斯會把所有核導彈打出去,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是占了點地利的。

但是如果美國用戰略轟炸機發射巡航導彈搭載的核彈頭或者用核潛艇從太平洋裏發射導彈,俄羅斯的遠程警戒雷達一眼就能看明白導彈不是往自己家裏飛,自然要等等再說,這一等核戰爭八成打不起來,核平衡恐怕也就失效了。

既然沒法再靠俄羅斯當核盾牌,我們大概也只能靠自己了,不過好在核武器其實並不算很值錢,美蘇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搞核軍備競賽,不過都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國民經濟發展,美國沒有簽下幾萬億巨額國債,蘇聯也沒有走到崩盤,發生那種事情是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常規軍備競賽的時候。

雖然每一發戰略核導彈價錢都不便宜,比如最先進的“三叉戟”潛射導彈價格與一架F-14、F-15戰鬥機差不多,維護這些武器更要耗費巨額人力、物力,不過實現基本的戰略平衡要用的核彈也並不多,冷戰早期,美國相對蘇聯的核武器優勢一度達到十幾倍的規模,但在蘇聯也發展了熱核武器之後,美蘇始終只是保持核威懾,從沒動過真格的。畢竟把敵人炸回舊石器時代的代價是自己也得回到新石器時代。

考慮到這段歷史,我們維持一個相當於美國1/5到1/10的核武庫也就可以維持自己的戰略安全了。畢竟美國也有大量陳舊核武器,美國正式公布在服役的核彈頭數量是5000多枚,根據美俄簽署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計劃裁減到4500枚。軍事專家估計,美國還有1萬多枚核彈頭封存在庫房裏。

美國的這5000枚核彈頭中有一多半配備在核潛艇上,如果完全按照條約的限制來,美國的戰略核潛艇可以配備200多發導彈,近2000枚核彈頭,如果不管條約那一套,還可以翻一倍。

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上,我們構建自己的核盾牌,最合理的工具也是核潛艇。因為俄羅斯是一個核擋箭牌,不過這個擋箭牌是雙向的,如果美國人從本土發射核導彈打我們,會越過俄羅斯,反過來如果美國用核潛艇從太平洋裏發射導彈打我們,如果我們只能從本土發射導彈反擊,這些導彈同樣要越過俄羅斯,俄羅斯一樣可能發動核反擊。很顯然我們也需要換一個方向,把太平洋或者南海作為主要的核反擊陣地,這樣只能用核潛艇。

從技術上說,核潛艇可以算是最好的戰略威懾工具,因為核潛艇如果到了海裏就和一條鯨魚沒什麽兩樣,在戰時幾乎不可能被找到。而且美國的潛射彈道導彈射程高達1.2萬公裏,待在家裏也可以打到全世界,更增加了安全系數。因而國內的軍事愛好者最關心的是航母,第二關心的就是核潛艇,只是核潛艇這種國之重器普通人很難一見端倪,大家也只能憑著外刊報道捕風捉影。

不過從技術基礎分析,美國現役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和“三叉戟”導彈是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開發的,我們現在追上它也不會很難。“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能打1.2萬公裏是因為使用了固體火箭推進,導彈外殼、火箭發動機這些最重、最大的部件都是用碳纖維材料制造,非常輕,所以就可以打得遠。

現在碳纖維早就不算什麽了,魚竿、高爾夫球杆、高档拉杆箱很多都用碳纖維制造,甚至四川、甘肅地震災區附近一些輕微破損的房屋也在用碳纖維布、碳纖維網做加固,我們研制的隱形戰鬥機更是離不開高性能碳纖維材料。

高性能的固體火箭需要高性能推進劑,現代高性能火箭推進劑並不是像諾貝爾發明無煙炸藥的時代那樣主要靠用瓶瓶罐罐做實驗,而是要先進行大量的數學計算,甚至要用到量子力學,對分子內部的瞬間變化進行分析、建模。這些工作需要超級計算機來完成,2011年中國建造的“天河”超級計算機達到了每秒250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成為世界第一。有這樣的運算能力,只要假以時日,沒有什麽算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