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之三:奇妙的漢字

漢字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一個單字放在那裏,哪怕我們不認識這個字,也能覺得出這字裏的一些味道。比如,同樣都是地名,我說我在敦煌,看看,敦煌,這是多大的氣魄,如果換一個地方,比如保定,這感覺就不一樣了。

我看別人寫書,通常會寫個前言、後記,最後有個落款:某某,某年某月,於劍橋。看看,這是什麽感覺!如果是在國內,那落款一般會是:某某,某年某月,於揚州瘦西湖畔聽雨軒;要麽就是某某,某年某月,於杭州獅峰摩詰精舍,一個比一個體面,可要換了我呢?落款是:熊逸,某年某月,於河北棗莊大騾鄉肉聯廠宿舍。後來一想,幹脆也別寫什麽前言、後記了,省得落款(前書有前言、後記,那是被編輯逼的)。

人家還有地名文字感覺好的可以直接用在書名上,比如《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一看就有高人長者向你娓娓道來的韻味,可我呢,我的書名只能叫《肉聯廠宿舍談中國歷史》,唉,真要這麽起名,這書一定沒人買了!

漢字很奇妙。

有一個例子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止戈為武”。高明吧?“武”字怎麽講?一個“止”字加一個“戈”字,這就是“武”,太哲學了!我們的古人實在太高明了!

這個“止戈為武”的說法倒不是現代人編的,往前追溯一下的話,寫《說文解字》的許慎提出“六書”的概念,在談其中“會意”一項的時候舉例為證,就拿這個“止戈為武”說過事。

把時間再往前推,“止戈為武”在《左傳》裏就已經有了,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一次重要講話裏提出的重要指導精神。

這樣看來,“止戈為武”這個說法應該是原汁原味、無可置疑了吧?

唐蘭出來說話了:考察上古的“武”字,表現的是“有個人扛著戈在走路”,從中可以生出威武、步武的意思,但一點兒都沒有“止戈為武”的意思。

這樣的例子還有呢,比如“人言為信”,看上去實在太智慧了,其實考證下來,卻和“止戈為武”一樣是站不住腳的。

古人有的是聰明智慧的地方,但有些聰明智慧卻是後人想當然給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