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子學時代(第4/6頁)

七 【哲學與哲學家】

由上所述,亦可知一哲學家之哲學,與其自己之人格(即一人之性情氣質經驗等之總名)或個性有大關系。在此點,哲學與文學宗教相似。蓋一切哲學問題,比於各科學上之問題,性質皆較廣泛,吾人對之,尚不能作完全客觀的研究。故其解決多有待於哲學家之主觀的思考及其“見”。故科學之理論,可以成為天下所承認之公言,而一家之哲學則只能成為一家之言也。威廉·詹姆士謂:依哲學家之性情氣質,可將其分為二類:一為軟心的哲學家;其心既軟,不忍將宇宙間有價值的事物歸納於無價值者,故其哲學是惟心論的,宗教的,自由意志論的,一元論的。一為硬心的哲學家;其心既硬,不惜下一狠手,將宇宙間有價值的事物概歸納於無價值者,故其哲學是惟物論的,非宗教的,定命論的,多元論的。(見所著Pluralistic Universe)海佛定亦謂哲學中諸問題皆在吾人知識之邊境上,為精確的方法(Exact methods)所不能及之地,故研究者之人格,乃決定其思想之方向,而或不自知。不特此也,有時哲學中一問題之發生,或正以其研究者之人格,為先決條件。有些思想,只能在某種心理狀況中發生。其次則研究者所引以為解決問題之根據,於其解決問題,亦有關系。故吾人對於一人之哲學,作歷史的研究時,須注意於其時代之情勢,及各方面之思想狀況。(Harald HÖffding: 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 P.XVI)此皆研究哲學史者所宜注意者也。孟子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萬章》下,《四部叢刊》本,卷十頁十五)宋儒最注意於古聖人之“氣象”;雖其動機在於修養方面,然對於一人之哲學作歷史的研究時,實亦須注意於其“氣象”也。

八 【歷史與哲學史】

歷史有二義:一是指事情之自身;如說:中國有四千年之歷史,說者此時心中,非指任何史書,如《通鑒》等。不過謂中國在過去時代,已積有四千年之事情而已;此所謂歷史,當然是指事情之自身。歷史之又有一義,乃是指事情之紀述;如說《通鑒》、《史記》,是歷史,即依此義。總之,所謂歷史者,或即是其主人翁之活動之全體;或即是歷史家對於此活動之紀述。若欲以二名表此二義,則事情之自身可名為歷史,或客觀的歷史;事情之紀述可名為“寫的歷史”,或主觀的歷史。

上謂一時代之情勢及其各方面之思想狀況,能有影響於一哲學家之哲學。然一哲學家之哲學,亦能有影響於其時代及其各方面之思想。換言之,即歷史能影響哲學;哲學亦能影響歷史。“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本互為因果也。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時代精神;一時代之哲學即其時代精神之結晶也。研究一哲學家之哲學,固須“知其人,論其世”;然研究一時代或一民族之歷史,亦須知其哲學。培根曾說:許多人對於天然界及政治宗教,皆有記述;獨歷代學術之普通狀況,尚無有人敘述記錄,此部分無記錄,則世界歷史,似為無眼之造像,最能表示其人之精神與生活之部分,反闕略矣。(見培根之《學術之進步》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敘述一時代一民族之歷史而不及其哲學,則如“畫龍不點睛”,如培根所說。研究一時代一民族之歷史而不研究其哲學,則對於其時代其民族,必難有徹底的了解。“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吾人研究一時代一民族,亦當知其心。故哲學史之專史,在通史中之地位,甚為重要;哲學史對於研究歷史者,亦甚為重要。

各哲學之系統,皆有其特別精神,特殊面目;一時代一民族亦各有其哲學。現在哲學家所立之道理,大家未公認其為是;已往哲學家所立之道理,大家亦未公認其為非。所以研究哲學須一方面研究哲學史,以觀各大哲學系統對於世界及人生所立之道理;一方面須直接觀察實際的世界及人生,以期自立道理。故哲學史對於研究哲學者更為重要。

九 【歷史與寫的歷史】

依上所說,已可知“歷史”與“寫的歷史”,乃系截然兩事。於寫的歷史之外,超乎寫的歷史之上,另有歷史之自身,巍然永久存在,絲毫無待於吾人之知識。寫的歷史隨乎歷史之後而記述之,其好壞全在於其記述之是否真實,是否與所紀之實際相合。

近人多說寫的歷史,宜注重尋求歷史中事情之因果。其實所謂一事之原因,不過一事之不能少的先行者(Antecedent);所謂一事之結果,不過一事之不能少的後起者(Consequent)。凡在一事之前所發現之事,皆此事之先行者;凡在一事之後所發現之事,皆此事之後起者。一事不能孤起,其前必有許多事,其後必有許多事。寫的歷史敘述一事,必須牽連敘其前後之事,然其前後之事又太多不能盡敘,故必擇其不能少之先行者與後起者,而敘述之。自來寫的歷史,皆是如此,固不必所謂“新歷史”,乃始注重因果也。不過寫的歷史,所敘一事之不能少的先行者或後起者,有非不能少者。如敘戰事之前,先說彗星見;敘帝王無道之後,即說日蝕之類。然此乃由於各時代史家對於一般事物之見解不同,非其寫的歷史之目的或方法不同也,寫的歷史之目的,在求與所寫之實際相合,其價值亦視其能否做到此“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