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翠微雲雨,沖破禁忌征服李治

一、英雄不復

經過一年休養,李世民重新臨朝聽政,傳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再征高麗。此時這場戰爭已不單是為國除患,還關乎他個人的顏面,絕無罷手的余地。他下令征調兵馬、籌備糧草、大造戰船,再度吹響進軍號角。不過這次他不再禦駕親征,一則吸取了上次教訓,身為皇帝不再輕舉妄動,二則他也深知自己的身體已大不如前。

腿上膿瘡基本痊愈,但風疾依然困擾著他,頭暈目眩夜不能寐;而他的朝堂也徹底改換了面目,這一年中,宰相房玄齡、衛國公李靖、尚書左仆射高士廉、中書令馬周相繼染病,實際主持政務的只剩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兩人,這是貞觀以來從未有過的局面。

鑒於宰相權力過大又負擔過重,李世民提拔中書舍人崔仁師為中書侍郎,協助處理政務。太子李治依舊每日跟著忙碌,不過還是一副孝順父親、遵從舅父的模樣,百官對其德行越來越稱道,實際執政的能力卻未見提高,連李世民似乎也對這個孝順兒子不抱更高期望。總之,皇宮和朝廷都氣氛沉悶,仿佛整個帝國都隨著“天可汗”日漸疲病的身軀步入了力不從心的境地。

每當朝會之時群臣望著情緒低迷、陰晴不定的皇帝,心中都充滿恐懼,大家都緘口不言唯恐是非上身。群臣不約而同躲著皇帝,根本沒人理解他心中苦惱,更沒人了解他們的皇帝是如何熬過一個個不眠之夜的。不知何時起,立政殿的夜晚變得越來越可怖,越來越難熬。玄武門之事常在他的噩夢中重現,甚至夜幕降臨後,殿外林中也常常讓他感覺鬼影幢幢,仿佛是他兄弟的鬼魂。

李治當上太子住進東宮,晉陽公主小小年紀便夭折,沒有這些子女相伴,寢宮愈加冷清,而大病一場後李世民連寵幸嬪妃的興致都沒了。

恐怕連李世民自己都沒想到,這時候給他帶來慰藉的反倒是那位不肯遵從他命令的玄奘法師。經過一年辛勞,玄奘等高僧已順利譯出一批經文,並按照他吩咐編出一部《西域記》。

這部書由玄奘法師口述,辯機和尚執筆,共十二卷,記述西域一百多個邦國的山川氣候、風土人情、語言宗教,這部行記為大唐經營西域提供了重要參考。李世民對玄奘贊不絕口,親自為其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而且還對執筆《西域記》的辯機和尚頗加贊譽,年紀輕輕既通佛法又具文采,也是法門奇才。

沒人明白從來不信鬼神的李世民是如何癡迷上宗教的,但他的信仰一旦萌生竟比篤信數十年的虔誠教徒還要熾烈。他漸漸翻閱起經卷,開始召見出家人;而接受他召見的不但有長安的僧侶,還有自詡身懷法術的道士,甚至還包括西域胡僧。這些方士深感皇帝恩德,不但以各自的方式為他消災祈福,還針對風疾拿出了他們的治療方法——煉丹!

皇帝服丹非等閑之事,不但太醫勸阻,連太子群臣乃至玄奘法師也極力反對,可面對束手無策的風疾李世民執意要試一試。或許這些靈丹中真有些進補的藥物,更因為心理使然,服丹之後病情竟真的有所好轉,身體逐漸溫暖舒暢,頭暈目眩的症狀似乎也輕了。李世民興奮異常,堅信照此發展不久他將痊愈,只要有一副好身體,他既可以消滅高麗重樹威望,又可以繼續守護天性柔懦的兒子。興奮之下他宣布籌備封禪,改建先皇在坊州修建的仁智宮為玉華宮,並再度巡幸,要掃盡這一年的不快。

西巡伊始李世民精神飽滿情緒高漲,到驪山泡溫湯,駕幸玉華宮,不但蠲免百姓錢糧,還在華原狩獵。他在獵場之上縱橫馳騁張弓射獵,重拾往日的威猛,連從駕將士也紛紛驚嘆皇帝的體魄。然而就在射獵之後的當晚,風疾突然復發,而且來勢愈加猛烈,頭便似要漲裂一般。

經過太醫救治,李世民的病情漸漸穩定,立刻下令回京。在他看來這次激烈的復發是因為自己忘乎所以樂極生悲,丹藥無疑是有效的,只是不能持久,要想根除頑疾,就必須多多服用、持續服用。

他忍著病痛快馬加鞭趕回長安,傳令再次征召道士,甚至下令在宮中專門設煉丹之地,由崇信道教的兵部尚書崔敦禮監理煉丹,無論道士們索要何等名貴藥材都要及時供給。

然而這次丹藥好像失靈了,李世民先後嘗試過十幾個道士的丹藥,卻再沒找回先前的療效,風疾未見好轉,反而添了腹內燥熱、四肢無力的毛病。

道士們一再表示,丹藥的效用便如念經祈法能驅走惡鬼一般靈驗,只是大家還沒找到最為對症的丹藥,皇帝的心也還不夠虔誠。於是從此以後,李世民深居宮中一門心思煉丹治病,將政務都委托太子和宰相,連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免都不再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