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宋人去旅遊(第3/3頁)

你要是到宋朝的洛陽,別忘了觀賞牡丹花。

杭州:錢塘江觀潮

中秋節過後,如果你在杭州,不能不去錢塘江觀潮。宋人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如何個壯觀法?來看宋人的描寫:“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這是大自然的造化,而更震撼人心的,是弄潮兒對大自然這一造化的挑戰:“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錢塘弄潮的挑戰性、刺激性,無疑都遠遠超過今日的風帆賽,危險性也非常高,弄潮人“時或沉溺,精魂永淪於泉下,妻孥望哭於水濱”。因此,北宋治平年間,杭州太守蔡襄發布了一道《戒約弄潮文》,禁止弄潮,“然亦不能遏也”。

整個兩宋時期,杭州的弄潮之風盛行。“弄潮之人,率常先一月,立幟通衢,書其名氏以自表。市井之人相與裒金帛張飲,其至觀潮日會江上,視登潮之高下者,次第給與之”。弄潮成了一種商業化的表演,想觀看弄潮的市民,要預先給弄潮人支付酬金。

待到“潮至海門,與山爭勢,其聲震地。弄潮之人,解衣露體,各執其物,搴旗張蓋,吹笛鳴鉦,若無所挾持,徒手而附者,以次成列。潮益近,聲益震,前驅如山,絕江而上,觀者震掉不自禁。弄潮之人,方且賈勇爭進,有一躍而登,出乎眾人之上者;有隨波逐流,與之上下者。”

表演結束之後,還有“豪民貴宦爭賞銀彩”,給弄潮人頒獎:“潮退策勛(頒獎),一躍而登、出乎眾人之上者,率常醉飽自得,且厚持金帛以歸,志氣揚揚,市井之人甚寵善之;其隨波上下者,亦以次受金帛飲食之賞。”

八月十八日這天,官府還在錢塘江上舉辦軍事演習:“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軍事演習會模擬兩軍展開水戰:“舟楫分布左右,旗幟滿船,上等舞槍飛箭,分列交戰,試炮放煙,捷追敵舟,火箭群下,燒毀成功,鳴鑼放教”。等到演習結束,“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這錢塘江上的水戰,比開封金明池的水戰更加壯觀、震撼。少年時觀看過金明池水戰的袁褧,曾“為之目動心駭”,但他後來看了錢塘江水戰之後,卻說:“比見錢塘水軍戈船飛遞,迎弄江濤,出沒聚散,欻忽如神,令人汗下,以為金門池事故如兒戲耳。”

錢塘江既有奪天地之造化的自然奇觀,也有向大自然之力挑戰的弄潮與水戰,因此,“每歲八月內,潮怒勝於常時,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觀者,至十六、十八日傾城而出,車馬紛紛,十八日最為繁盛”。這一天,錢塘江“十余裏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而不容間也”。

錢塘江潮如今還如期洶湧而來,但宋朝時那種弄潮競勝與水戰表演的壯觀場面,則不復見於後世。如果你回到宋朝,八月十八日怎可不去錢塘江觀一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