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清洗長孫集團

一.結黨奇案

顯慶四年是在一片熱鬧歡騰中到來的。

新春伊始頭件大事便是科舉考試。隋時登科最榮耀者當屬秀才,一代不過十余人,門檻實在太高,建唐以來凡是由文學起家者皆競逐進士,於是兩科漸漸合並,考中進士成了最風光之事,不過即便如此每年能高中者也只三五人。貞觀以後錄取人數逐漸增多,而李治既已決心打破舊制,更是大開科舉之路,這一年僅進士科便錄取二十人,明經等科錄取的更多。尤其有趣的是,還開設了神童科,弘農楊氏有個叫楊炯的十歲孩童來應考,不但能背誦儒家經籍,作起詩來竟也有模有樣,一舉得中神童,朝野傳為佳話。

科舉結束還不算完,李治又宣布舉行制舉。作為朝廷臨時設定的考試,一旦得中升轉有望,前途自然更加光明。此次制舉規模之大乃有史之最,洞曉章程、志烈秋霜、文武高第、政均卓魯、道德資身、安心畎畝、賢良方正、學綜古今……種種科目五花八門,應考者多達九百余人,李治興致非常高,不但親自參與擬定考題,還在皇宮大殿親自詔問,這真是亙古未有之事。對於應考者而言,得見皇帝金面,就算考不中也夠興奮的了——看得出來,李治是在向全天下人公示,門第的鐵杆莊稼靠不住,現在要靠真才實學競逐考場,但凡有才有能之人,朝廷都會給予上進之路。

一場激烈角逐之後,有人歡喜有人憂,最引人注目的是學綜古今科,李治最終欽定李巢、張昌宗、秦相如、崔行功、郭待封為上等,令他們待詔弘文館。這幾人的經歷都挺傳奇——李巢乃是刑部員外郎李義琰之子,當年李義琰、李義琛兄弟皆考中進士,可謂家學非凡;張昌宗是河北寒門子弟,與弟弟張昌齡雙雙馳名於文壇,曾大受先帝賞識;崔行功出自博陵崔氏,還是已故淩煙閣功臣唐儉的東床快婿,據說當初唐儉就是因為喜歡他的詩文便將女兒相許;郭待封乃是安西都護、陽翟郡公郭孝恪之次子,郭將軍與李同出瓦崗、一並歸唐,立過許多戰功,惜乎晚年戰死在龜茲,其長子也一並陣亡,郭待封的才學比其他四人稍遜,李治取中他有褒獎忠烈之後的用意。

皇上親自點中之人,豈是往年登科者所能媲及?一時間士林之人爭向這五位既有才又幸運的考場英豪祝賀。喜慶中同時發生的兩件事卻被大多數人忽視——吏部尚書唐臨因公務挾私,貶為潮州刺史;於志寧以年老為由自請解除尚書左仆射,李治當即準允,授予從一品太子太師以示尊崇,算是讓他退休了。

該銓選的銓選,該授官的授官,該升職的升職,足足熱鬧了一個多月,這股科考熱潮才漸漸平息,文武百官也定下心著手公務。然而就在此時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之事——有個叫李奉節的洛陽人跑到長安,狀告太子洗馬韋季方與監察禦史李巢結黨營私!

李巢剛剛考場得意便被人告發,不僅朝野議論,李治也很關注,他在朝會上向百官聲稱:“李巢雖只是八品之職,卻是制舉高中者,若果有不法之事固當處罰,若是不逞之徒蓄意誣告,絕不可輕饒。韋季方乃東宮官員,其品行名譽關乎我兒,茲事體大,不可忽視。”因而委派許敬宗和辛茂將調查此事。天子過問、宰相查辦,有些敏感之人隱約意識到,一場新的風波又要開始了……

此案雖由宰相負責,但中書令、侍中身份高貴,總不能讓他們來審人犯吧?所以審訊的差事還是落到大理寺手裏,而直接負責的便是大理正侯善業——此時侯善業已不是當初的七品小官,雖不能與許敬宗、李義府相比,但趁著廢王立武的東風也迅速升官,已是從五品之身。

他緋袍在身端坐公堂,面對下邊跪著的告狀者,梗著脖子、撇著大嘴、乜著眼睛,一臉高傲之態,甕聲甕氣道:“李奉節!韋洗馬乃東宮重臣,李禦史才名卓著,你區區東都草民,何敢造次?說他二人結黨可有證據?”民告官,這官司未打就先招了忌諱,況且被告者一個被皇帝器重、一個是東宮要員,不擠對老百姓擠對誰?

“證據?”李奉節狡黠地一笑,“證據當在二人家中,大人不搜何以得來?”

“嗯?!”侯善業一愣,隨即狠狠一拍驚堂木,“大膽刁民!無憑無據你就敢亂告,難道視王法如兒戲?”

李奉節分明只是一介草民,但面對大理正竟絲毫不懼,甚至還有一絲不屑之態,笑道:“大人好糊塗,無憑無據的就不能告狀嗎?天下之事並無定數,欲說它無憑它便無憑,欲說它有據它便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