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從“倭”到“日本”

在蘇我氏失勢十幾年後,與日本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也發生了巨變。當時的唐朝和新羅聯合起來先後滅掉了“三韓”中的百濟和高句麗。日本一直以來和百濟交好,在百濟武將的請求下,日本和百濟的殘余勢力組成聯合軍試圖收復百濟。結果,三年後的決戰中,日本水軍被唐朝的水軍徹底擊潰,只能狼狽地逃回日本。百濟和高句麗相繼滅國後,大批的難民逃往日本。這是日本古代最大規模的外來移民。

在日本派軍援助百濟的幾年間,當初劍刺蘇我入鹿的中大兄皇子也已經順利繼位,成為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天智天皇在任期間幹的一件大事就是建立了完整的戶籍制度。掌握全國戶籍的好處就是可以進行大規模的人員調度,打仗也更加方便了。說來也巧,在這之後不久就發生了日本古代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

戰爭的雙方分別是天智天皇的兒子大友皇子和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也就是一場叔侄之間的戰爭。按照日本教科書中的說法,天智天皇原計劃將皇位傳給大海人皇子,後來由於偏愛大友皇子,所以中途改意了。察覺到此的大海人皇子以身體不好為由宣告出家,但據當時目送大海人皇子出家的朝廷大臣所說,那時大海人皇子離去的背影有如“將添翼猛虎放生了一般”,在場眾人都能感受到他對皇位的野心。果不其然,671年天智天皇駕崩,大友皇子繼位,大海人皇子旋即宣戰。雙方勢力激戰了將近一個月,死傷數萬,最後大海人皇子一方攻陷皇宮,大友皇子自殺身亡。圍繞皇位的叛亂在日本歷史上並不少見,但最終由叛亂的一方獲勝還是頭一遭。

大海人皇子繼位之後政治野心依然很大,他沒有在朝廷裏設置瓜分自己權力的大臣一職,加強了天皇專制。他在位期間,記紀的編纂正式開始了。之後日本還完成了第一部獨立的法令,並且完全拋棄了“倭”,開始正式使用“日本”作為國號。就這樣,日本從中國的冊封地的地位中走出來,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