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教育聖經”《教育敕語》

1890年10月30日,影響日本教育近60年的《教育敕語》頒布了。這是政府用來統領大局的“教育聖經”,其內容大致是說,大家無論幹什麽,都必須依照“皇祖皇宗的遺訓”,把擁戴天皇當作最大的幸福和榮譽。

聽起來有點兒洗腦的意味,但是要怎麽洗呢?當時政府采取的辦法就是用儀式將之固定下來。每到“四大節”[1]的時候,全國所有小學的師生們都必須參加相應的儀式。儀式的流程大致是,先向天皇和皇後的照片鞠躬,再高喊“萬歲”,然後集體捧讀《教育敕語》、聽校長講話,最後再一起唱歌等。整個過程就像是某種神秘的宗教儀式。為了讓洗腦更加自然,儀式結束之後學生們一般會被獎勵一些點心,這樣一來就能強化大家對儀式的正面印象。

這種類似於傳銷的手段,當然不是人人都買賬。一個叫內村鑒三的高中老師就是個例外,他本身是一名基督教徒,在某次儀式中,內村硬是不肯向天皇和皇後的照片鞠躬,更別談捧讀《教育敕語》了。在1000多名師生面前堅持自己的主張並不容易,最後他也因為這個舉動被解雇了。這個故事現在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還被編入很多日本高中的歷史教科書。

不過內村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儀式很快就得以普及。同時,在儀式當中使用的國旗、國歌也在此時定下來。

日本的“日之丸”國旗是白色背景,中間一個紅色大圓。其中白色象征神聖、和平、純潔及正義,紅色則象征真摯、熱忱、活力和博愛。這面旗從8世紀開始就是日本皇室的代表旗幟,但直到《教育敕語》發布前後才受到國旗規格的待遇。相比之下,國歌《君之代》的歷史要短得多了。1880年,宮內省[2]專門負責音樂的雅樂課譜了曲子,也是借著《教育敕語》的東風,這首歌被定為儀式時必唱的歌曲。

值得一提的是,“日之丸”和《君之代》在當時雖然享有國旗和國歌的待遇,但真正確定下來卻是在近年。1999年,日本通過了《國旗、國歌法》,這才給了它們法律上的名分。等於說在這之前,國旗和國歌的稱呼都只能算是官方和民間的默認。

《教育敕語》之後的日本教育於是加速朝著忠君愛國的方向而去。“德育”成了教育裏面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說道德教育沒做好,其他一切都免談。道德教育說的就是,在孝順、友善、仁慈、誠信、勤儉這些品質的基礎上熱愛祖國和天皇。它本質上借用了儒學的理論,但最終目的其實是穩固天皇統治,可以說此“道德”非彼“道德”了。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日本的教科書變成了完全由國家編寫,之前五花八門的教學樓也被統一成了標準樣式。學校裏面開始流行拔河等運動項目,就是為了讓學生們學會團結起來獲得勝利,慢慢地轉化成對國家的歸屬意識。

日本政府在教育方面折騰了這麽久,終於收到了很明顯的成效。單從教育指標上來說,20世紀初,日本小學的就學率已超過了90%,全民義務教育已經基本實現。這等於說,明治維新以來不過50年的時間,整個日本就幾乎沒有文盲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日本政府對忠君愛國思想的宣揚,也為之後軍國主義的橫行打下了基礎。

而戰爭也差不多在這時候來了。

[1] 四大節:指的是紀元節、四方節、天長節、明治節這四個祝祭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統一廢除。

[2] 宮內省:相當於現在日本的宮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