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法西斯主義登陸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小試牛刀,跟德國在中國青島打了一仗,但已經嘗到了甜頭。戰後,日本陷入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再加上1923年日本關東地區發生了7.9級的大地震,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在這麽惡劣的環境下,日本社會變得相當不安分,而政府又在教育上下功夫了。

“一戰”之後全世界都在呼籲和平,基本上各國都在裁軍。日本也順應潮流,廢了幾個陸軍的師團,然後把這些失了業的軍官分配到各個中學任職。日本政府玩兒的這招其實跟和平關系不大,目的就是加強軍隊對學校的影響。在那之後,學校裏甚至開始采用軍事體操,講究對命令的絕對服從。

一到進行教育改革的時候,歷史教科書都難逃一劫。這次的日本歷史教科書裏,登場人物都被改成了英雄豪傑,天資聰穎又剛正不阿,而在他們之上的天皇們自然就更加厲害了。接受了這種歷史教育的學生會更容易崇拜天皇,面對這樣遙不可及又“高大全”的人,只能在潛意識裏產生服從的心理。

這些是發動戰爭之前的最後準備。

為了轉移民眾對國內嚴峻社會問題的注意力,日本政府把目光轉向了中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強占中國東北。而與此同時,日本國內對於侵略戰爭的宣傳口徑是“建立滿洲國”、“建立王道樂土”、“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因此絕大部分日本國民其實是被蒙在鼓裏。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就已經把“魔爪”伸向學校之外的領域了,基本上是所有領域。也就是說,學生們不僅在學校要被控制,回到家裏甚至去大街上遛個彎兒都要被幹涉。

就拿家庭來說,政府宣傳“要讓國家昌盛,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固然很重要,但家庭教育才是基礎”這樣的理念,也就是想讓家長們在家裏多做孩子們的思想工作。不過諷刺的是,在那麽多年《教育敕語》的體制下,大部分家長基本上都沒什麽想法和個性了,好多家庭教育只不過是跟著學校說的做。

而在日常生活方面,政府又說“現在社會環境很復雜,搞不好會給孩子帶來壞的影響”。於是在政府的帶領下,“少年團”紛紛成立,團員們一邊在學校積極學習,課余時間還要共同實踐忠君愛國、互幫互助、節儉自律的精神。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國上台,他宣揚的法西斯主義引起了日本政府高層的共鳴,於是法西斯主義開始和日本的軍國主義勾搭在了一起。當時的教育界實際上已經有人識破了法西斯的真面目。比如林達夫就寫了一篇《意大利法西斯主義政策》的文章,指出法西斯教育“不會教給孩子們正確認識事物的方法,也不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道德水平,更不會依據每個孩子的天分助其成長;相反,它會抹掉所有個性和天分,往孩子們的腦袋中灌輸一些既成觀念,讓他們習慣不經思考就做出行動。這行動分為憎恨和服從兩種——而法西斯主義的行為基本上也就是這兩種”。

遺憾的是,這種聲音在當時的日本國內還是少數。政府為了避免有人讀了這樣的文章之後受到影響,還特意把當時的執政思想印成了一本叫作《國體的本義》的書,通過大面積地推廣,不給人們反思法西斯主義的空當。這本書在5年間一共印了103萬本,並被分發到各個學校和社會團體。書中內容基本上就是在說:“我們國家的國體是由天皇創造的,我們大家一定要忠君愛國啊。”那段時間,政府還控制了所有的輿論通道,通過廣播、電影等幾乎所有媒體手段反復宣揚“舉國一致”、“盡忠報國”的精神。這已經是完完全全的戰時教育體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