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復活者”本田摩托車

本田宗一郎早在27歲那年就創辦了自己的東海精密機械公司,準備在汽車行業尋找自己的一席之地。1945年日本戰敗後,東海精機廠被戰火毀壞。本田宗一郎沒有立刻去籌措資金,因為他覺得生產汽車需要的資金太多了,他根本籌不到,於是他選擇了摩托車行業,決心要把公司開到世界去,成為世界摩托車大王。

戰爭結束後,陸軍通信機的微型發動機變得毫無用武之地,堆積在軍工廠倉庫裏。本田宗一郎知道後,廉價購買了500台小發動機,安裝在自行車上,還模仿發動機的響聲叫它“吧嗒吧嗒”。“吧嗒吧嗒”成了最原始的本田“摩托車”,推出之後大受歡迎,被一搶而空。

本田宗一郎看準了行情,於1947年創立了“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正式生產摩托車。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舊的微型發動機開始變得不夠用了,本田宗一郎就自己造出了發動機。而隨著發動機的不斷升級,他又開始設計能跟好的發動機相稱的車架。公司創立兩年後,第一輛真正的摩托車終於制造了出來,大家叫它“理想”號。本田宗一郎和所有員工都把希望寄托在了“理想”號上,但最後得到的評價卻不太好,主要是因為車身太笨重了。緊接著公司就開始研發功率更大的發動機,新型的“理想”號也隨之橫空出世。

當時,本田宗一郎有兩塊心病,一是要擁有歐美摩托車的超前技術,爭取跟美國的哈雷摩托並駕齊驅;二是讓摩托車作為普通的交通工具得到普及,而不只是受發燒友歡迎。可是這兩件事都不簡單。

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他在英、意、德這些摩托車工業發達的國家考察了一番,回國時購買了很多賽車零件進行研究,無論是材料、工藝還是工作原理都不放過。

而為了解決第二個問題,他在美國成立了本田的美國分部,把銷售權委托給運動用品商店,讓摩托車作為消遣的交通工具出售。接著他開始了強大的宣傳攻勢,一步步改變民眾對於摩托車的認識。他在美國的暢銷雜志《生活》上刊登大批廣告,本田的企業形象也隨之深入到各個階層。這些努力讓本田不斷地在海外擴張,最終本田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跨國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