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喝茶就得找個“高大上”的地方

日本的茶道在是禪僧倡導下興起的,禪僧喝茶有一個很樸實的目的,就是為了誦經打坐時不犯困,後來傳播到老百姓中間,就變成了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並建造了專門喝茶的地方,也就是茶道建築。

茶道建築分為兩個部分,主體叫茶室,是大家喝茶、參悟的地方,外圍叫茶庭,用來把茶室和外面的塵世隔絕開。茶道建築受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中國的園林建築、禪僧的生活態度,甚至包括從中國傳來的水墨畫,所以茶道建築由內而外散發著洗練、素雅、清幽的氣息。

首先來說說茶室。茶室的入口很特別,跟其他日式建築的拉門不同,茶室的入口差不多是一個正方形,只有70厘米高,必須跪著才能進去(胖子就比較尷尬了)。茶道建築追求一種極致的自然美,所以材料都是原木、原竹、樹皮、泥土、毛石,連電燈都不用,全靠窗戶采光,更不可能刷油漆。茶室的地面鋪的是榻榻米,它是一種用草編成的席子,已經有1300年的歷史,非常適合日本的風土氣候。茶室裏擺放著壁龕,壁龕被認為是茶室的靈魂。

茶室有很多派系,其中最流行的是草庵風茶室。草庵風茶室非常小,一般只有不到5個榻榻米大,最小的只能鋪兩個榻榻米。茶室裏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唯一的藝術品,可以是一幅畫、一瓶茶花、一只碗,甚至只是一套茶具。草庵風茶室直接影響了住宅建築,日本有一種田舍風住宅叫數寄屋,就是草庵風格。

相對於茶室,茶庭就比較復雜了。茶庭是用來隔絕塵世的,但面積一般都很小,分為內庭和外庭,靠一扇中門區隔。內庭和外庭都有一個洗手缽,客人可以用它洗手、漱口,甚至還可以洗澡(有洗脫俗念的意味,可不是真的淋浴泡澡)。除了洗手缽,內庭和外庭還都有一個廁所,不過只有外庭的廁所可以使用,內庭的廁所只能夠觀賞,所以叫“飾廁”。

草庵茶庭四周是圍籬,正門到茶室中間有一條園路,路兩側鋪著碎石和白沙,鋪成幹枯的小溪的樣子,有的還會在上面架橋。從正門到茶室一路會經過寄付(門口等待室)、中門、待合(等待室)、雪隱(也就是廁所)、燈籠、洗手缽等待客區域。

茶庭裏種的植物也有要求,一般是松、杉、柏、石楠、樟、竹、楓,最好是四季常綠的,不能有香氣,因為香氣會蠱惑人心,對修行不利。另外,這些植物不能有花朵,以免花香與茶花的香味混淆。最後桃樹、梨樹也是不可以種的,理由是它們太不清新脫俗,會破壞茶室“市中之山居”的氣氛。冬天的茶庭裏會落滿幹松針,營造出古樸、幽靜的氛圍,也算是日式小清新的一種體現吧。

日本飲茶界“一哥”千利休說,茶庭應該“六分用,四分賞”。他有個著名的死對頭豐臣秀吉,兩個人因為茶文化有過多次交手。有一回,豐臣秀吉向千利休討教飲茶藝術,沒想到千利休愛答不理地說:“把炭放進爐子裏,等水開到適當程度,加上茶葉使其產生適當的味道。按照花的生長情形,把花插在瓶子裏。在夏天的時候使人想到涼爽,在冬天的時候使人想到溫暖,沒有別的秘密。”還有一回,豐臣秀吉聽說千利休家的茶庭開滿了牽牛花,就對他說:“聽說你家牽牛花開得不錯啊,明天我去看看,你準備一下。”結果第二天豐臣秀吉去了發現,庭院裏一朵牽牛花都沒有,他氣不打一處來,又覺得就這麽走掉很丟臉,最後鉆進茶室的狹小入口,才看見花瓶裏插著一朵牽牛花——原來千利休前一晚把所有花都拔了,就留了這麽一朵。

千利休跟豐臣秀吉水火不容的原因是,豐臣秀吉出身下賤,特別喜歡大場面,追求奢華的名茶和茶具,這是千利休最反感的。一個文化人得罪了一個統治者的下場可想而知:豐臣秀吉在千利休70歲的時候強迫他用武士的方式剖腹自殺,盡管千利休一輩子也沒當過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