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書劄卷二十(第3/11頁)

前在撫州見廣信士民感念德政,淪肌浹髓。漕價略加之事,既非閣下所能勸導,則鄙人更無論已,只好一律照辦。價既酌減,則各屬丁漕皆須嚴催力督。威克厥愛,庶不疲玩。

致官中堂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日來未接惠書,不知孝感、應城之賊果已回竄豫省否?鄂境已一律肅清否?金陵舍弟一軍堅守已逾一月,自十二日兩處地道同轟,搶堵缺口,厥後賊焰少衰。白晝不甚環攻,夜間仍輪班逼撲。十八日金柱關水陸獲大勝仗,或足稍掣忠、侍二逆後路之勢。春霆回營兩旬,尚未開仗,幸病體全愈,軍心已固。仰仗鴻庇,各路保全無恙,則如天之福也。

承奏派何紹彩一軍來皖相助,感荷之至!第義渠將赴臨淮,急欲攜何將以北行,未便強之南渡。仍求大力協助,以何紹彩七營濟義渠帶赴臨淮,以吳廷華二營濟鄙人派赴皖南,則為惠均矣。多禮堂一軍,朝廷似必欲其留秦,不知尚可設法強之東旋否?

復黃南坡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九日

接九月十六日惠書,二十八日又接十九日一緘,荷蒙垂注舍九弟一軍,憂謀迫切,無微不至,至以為感!

金陵危險之症,在閏月二十一、二、三日偽忠王初到之時,晝夜圍撲,糧路幾絕;其次則九月初三、四日偽侍王初到之時,賊之攻撲太猛,官軍勞傷過甚,岌岌有不可支之勢。逮初五日出濠破賊十三壘,十二日地道轟裂斃賊數千,自是賊勢漸衰,軍心日壯。現尚有三處地道未穿,然已另開內濠內墻。敝處派去之王可升千五百人、都將軍撥來之楊心純等千八百人,皆作遊兵,未分汛地。計堅守已月有五日,大致可期平穩。舍弟所受洋槍子傷,子出處雖未全愈,入處業已結痂,請釋廑系。

米糧已承買運八千余石,此後不必續辦。此間亦飭懷寧、宿松、無為等屬征收米石以抵正賦。如冬間所收無幾,臘月再當奉商於湖南設法也。票鹽亦系完厘,但不逢卡抽收。行楚岸者,皖抽十文半,楚抽九文半;行西岸者,皖抽十二文,西抽八文,均不準在皖境售賣。蓋因小販零厘為數雖多,而但能運皖,不能行遠,欲借票販之力,稍收回西、楚之引地也。是否有當,尚希裁示。

玉班之千人、劉副將之千人、貴局咨募之千二百人,刻想均已成行。但願逆風稍息,早抵金陵,舍弟可率本軍出濠猛擊,則大幸也。

致李希庵中丞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九日

久未接惠書,不知台旆何日安抵禮廬?玉恙是否全愈?至為懸系!舍弟金陵一軍,自十二日地道轟發,竭力堵禦,斃賊甚多,嗣後賊勢稍衰,軍心日固。現尚有三處地道未破,我軍已添作內濠內墻。敝處派去之王可陞千五百人、都將軍撥來之楊心純千八百人,皆留作遊兵,未分汛地,或可齊心堅守。惟別無大枝勁旅從外夾擊,此圍未知何日得解。

蕪湖、金柱關之守兵無多,竟於十八日過河剿賊,大獲勝仗,水師奪賊炮船五十余號,陸軍擒斬尤多。二十五日又獲大勝。從此中路得手,上而寧國,下而金陵,俱有裨益。春霆至今尚未開仗。蓋霆則患病兵之太多,賊則畏霆營之積威,皆相持莫敢先發。毛竹丹辦潁西撚巢極為得手,凱歸之時,士民感泣挽留。成武臣援鄂之役,亦不果行。兩軍現均屯固始境內。竹丹翎頂,即於此次給還。官帥奏派何紹彩七營來皖,已交義渠全行帶赴臨淮。袁帥信來,勝公近又有彈劾敝處之舉。而勝初到陜西,諱敗為勝,聞朝廷亦甚惡之,恐將以兵符畀多帥也。

復鮑春霆 同治元年九月三十日

頃接二十五日來信,知二十一日之戰未甚得手,深為系念。黃老虎本系悍賊,又加楊七麻、胡鼎文等酋,均系百戰之寇,未可輕視。現由湖北調來何紹彩三千五百人、吳廷華一千人均於五日內可至安慶,到皖後即派赴貴處助剿。梁美材等三營刻下已至貴處否?閣下若自度力能取勝,則速戰亦可;若力量不足,則堅守營濠,待梁、何、吳等三營到後再行開仗,亦無不可。大凡客兵多不甚得力,全靠主兵自強,客兵僅助聲勢而已。梁、何、吳三軍雖到齊,而打仗之時,猶全靠霆營自己努力也。

致鮑春霆 同治元年十月初一日

賊數太眾,貴部病者太多,目下總以先固營濠,先保糧路為要。梁美材等三營十月初必至尊處,何紹彩,吳廷華等九營十月半間必至尊處,但望閣下穩守穩紮。此兩月內可常常添兵,共可添萬余人,餉銀亦必常常解去,乞放心。韋、洪兩部皆不可靠,不宜令之同戰。

致鮑春霆 同治元年十月初四日

梁美材等三營已至寧國否?上遊吳廷華、何紹彩二軍因風大,尚未到安慶,到即遣赴麾下也。梁美材請添招二百人,余批令由閣下代為呈請,蓋使之稍感閣下之恩,或肯出力耳。聞該三營不甚和睦,不知打仗尚齊心否,閣下須留心察看。戰陣時純靠本營之兵得力,切莫專靠客兵,恐誤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