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鳳閣清鳴 第一節(第3/7頁)

大內,瑤津亭。

曹太後與高太後對坐著下最近頗為流行的跳子棋,一面說著閑話。向皇後與幾個妃子站在一邊陪侍。

“聖人,官家最近寢食可好?”曹太後雖然已經五十九歲,但思維依然清晰、敏銳。

“回娘娘,這幾日官家依然是忙於國事居多,每日早上的點心,都只是草草吃過便罷。”向皇後回道。

“這樣也不行呀,龍體要緊。”

“臣妾也勸過,只是聽說呂惠卿、曾布、蔡確等人,日夜上疏,請官家再行新法,官家忙著議定此事……”

曹太後默默聽著,她心裏雖然不以為然,卻並不輕易開口說話,只說道:“國事再忙,亦當注重身子骨才好。”

“官家現在何處?”高太後隨口問道。

“是在崇政殿召見石越吧,石越三次上表請求丁憂守孝,都被官家駁回了。臣妾聽官家的語氣,是一定要重用石越了。”

“不料石介能生出一個這樣的兒子。”曹太後感嘆的說道,“這個石越,除了年紀輕一點、資歷淺一點外,竟是個完人。依哀家看來,朝中一定有大臣勸官家‘成全’石越的孝道,以獎勵風俗吧?”

“正如娘娘所料,而且人數不少。大抵都誇石越畢竟懂得禮法,官家不當奪其志……”

曹太後點點頭,將手中的珠子連續幾跳,送入高太後一方,淡淡的說道:“官家已經做了八年的皇帝,這些事情,他看得透了。”

崇政殿。

偌大的殿中,只有趙頊與石越兩人而已,所有的內侍都遠遠的站在殿外。

“陛下,臣鬥膽,自熙寧二年開始變法圖強,陛下於變法,可有什麽領悟?”石越平和的注視著趙頊,從容問道。

趙頊沉吟一會,道:“惟有‘艱難’二字!”

“自古以來,要變法,沒有不艱難的!而克服這艱難,就各有各的辦法:商鞅變法能夠成功,是他依著秦王的堅毅,用嚴刑峻法來推行法令;漢武能夠成功,是他重用當時尚不得重視的士人,來對抗功臣勛貴們;北魏孝文帝能夠成功,除了他本身的雄才大略之外,漢族士大夫們支持也殊不可少……”

趙頊點點頭,說道:“卿的意思,朕變法要想成功,也要有所依托?”

“陛下英明。陛下不惟要自己意志堅定,更要清楚的明白,變法要達到什麽目的,要采用什麽手段,會得罪什麽人,陛下能依托的,又是什麽人?”

趙頊沉默良久,突然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朕也不知道能依托的,是什麽人?朕是天下百姓的君父,所作所為,自然是為了江山社稷、天下百姓……”

“當日王莽,豈是故意把國事弄壞的?”石越毫不客氣的反問道。

趙頊嘿然道:“朕豈和王莽同?”

“陛下是聖明之君,自然非王莽能比。臣只是希望陛下明白,目的正確而手段錯誤,一樣會為害百姓;倘若以為目的是好的,就不去重視手段的好壞,王莽亡國,就是前車之鑒。”

趙頊細細咀嚼石越這句話,半晌方嘆道:“朕當深思。”

“臣願贈陛下十二個字,為陛下鑒。”

“卿試為朕道來。”

“凡變法之要,在於‘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畏艱阻’十二字而已,陛下若能體悟這十二字,施行天下,何愁變法不成功、國家不富強?!”

“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畏艱阻。”趙頊不斷地低聲咀嚼著這十二個字。忽然擡起頭,注視石越,鄭重的說道:“卿當助朕。”

“臣不孝之人,豈可重用,且資淺德薄,難以服眾。”石越推辭道。

趙頊走下禦座,快步走到石越身前,誠懇的說道:“君臣相交,貴在知心。卿豈可棄朕而去?”他此時完全忘記,自己也有疑忌石越之時。

石越拜倒,哽咽道:“陛下知遇之恩,微臣粉身碎骨,難報萬一。只是人言可畏,臣豈敢損陛下知人之明?”

趙頊俯身親自扶起石越,道:“卿不是常說‘苟以利國家,豈因生死避’嗎?朕不懼人言,卿有何懼?今日即奪情除卿翰林學士,三日之後,即拜參政。卿之主張,朕當施行!”

石越再次拜倒,說道:“陛下若果真要用臣,則請陛下收回成命,內翰臣不敢辭,參政斷不敢受。”

“這是為何?”

“臣資歷依然太淺,為內翰為陛下參謀畫策,拾遺補闕,則無不可;若為參政,決難服眾,反增僥幸之風。”

趙頊沉吟一陣,終於點頭道:“既如此,先不拜參政亦可。卿可將變法之主張,條陳以聞。”

“臣當盡心竭力,以報陛下!”

孔歷1626年,耶歷1075年,當時是宋朝第六位皇帝趙頊在位的熙寧八年。這一年有兩個四月,在第一個四月的月圓之日,當時的白水潭學院山長、《汴京新聞》報社長桑充國與前丞相王安石之次女王倩兒舉行了隆重的婚禮。這場婚禮的盛況,不亞於公主出降,朝野凡有名望的人物,幾乎都親自出席或者送去了賀禮,其中身份最顯赫的人物,便是皇弟昌王趙顥。而引人注目的是,翰林學士石越,並沒有出現在當天的婚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