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鳳閣清鳴 第七節(第6/6頁)

這一席話,說得直白無比,讓人聽得悚然動容。趙頊左右四顧,見無人在側,這才放心,低聲說道:“朕還有時間去了解石越,娘娘但請放心。”

曹太後點點頭,注視著趙頊,說道:“官家,哀家是要見仁宗的人了,也沒什麽好顧忌的。我們曹家世代忠臣,也沒有人在朝中任要職,更不會有什麽外戚亂政的事情。哀家所謀,為的都是趙家的江山——不論石越是忠是奸,司馬光、範純仁,甚至王安石,這幾個人都必定不會牽入亂謀之中。無論何時,官家都要讓這幾人有一個人在朝中……”

趙頊微微頷首,道:“朕明白。”

頓了一會,又說道:“石越向朕推薦的吏部尚書人選,是馮京,以範純仁為吏部侍郎。”

曹太後怔了一下,搖搖頭,嘆道:“看不透,真看不透。”

“朕明天便改詔令,以吳充為兵部尚書,以馮京為吏部尚書,範純仁為吏部侍郎,戶部尚書是司馬光,刑部尚書為陳繹,禮部尚書王圭,工部尚書蘇轍……”

“石越竟然不在六部尚書之中?”

“不在。但是九卿之中,也有加參知政事銜的。石越位在九卿。”

“九卿?”曹太後略一沉吟,問道:“司農寺還是太府寺?”

趙頊笑道:“娘娘果然料事如神,朕讓石越做太府寺卿加參知政事。九卿當中,眼下只有司農寺、大理寺、太府寺三寺卿能加參知政事。”

“如此,官家也有了十一位宰相。”曹太後靜靜想了一會,說道:“哀家不知道這樣是好是壞,但官家要做中興大宋的皇帝,總是一件好事。祖宗家法,要善待讀書人。哀家常聽說民為國本,官家若能守住祖宗家法,善待讀書人,同時也善待百姓,便能是一位受後世稱頌的仁君了。”

“娘娘放心,朕會牢記在心。”

汴京城的天邊開始發白的時候,數騎快馬沖破手持令牌沖出了四墻的城門。黎明前的曉風好似在卷動天邊的剩下的那重黑幕,趙頊掛著披風,站在大內西角樓的高樓上,眺望遠空,他知道,不久之後,粉紅色的雲朵,將如火花似的向四邊奔放,太陽——將發出四射的光芒。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汴京城中的一座府邸中,也有人在靜靜地望著東方的天空。

“尚書右仆射……尚書右仆射……嘿嘿……”呂惠卿不停的把玩著自己手中的玉簫,忽然,猛的往一塊大石頭上一擊,一聲脆響,玉蕭斷成兩截。不知道為什麽,當知道自己很快就要真正站到權力的高峰之時,呂惠卿的心中,並沒有半點高興,反而是說不出來的煩躁。

走掉了曾布,新黨的骨幹並沒有如想像中的那樣集中到呂惠卿的身邊;朝中來了一個自己極度討厭的司馬光,卻並沒有和石越鬧得不可開交——所有的事情,皆不如意。呂惠卿覺得自己就象一個喪失了先手的棋手,對手的第一步,都在侵削自己的利益,而自己卻只能夠步步隱忍。

“還是要忍。也許,機會,就在不遠處。”呂惠卿緊緊握住半截玉蕭。

“大哥。”呂升卿遠遠站在十步開外,怯聲喚道。

“什麽事?”呂惠卿沒有回頭。

“桂州來信……”

“什麽?”呂惠卿霍地轉身,“信在哪裏?”

呂升卿連忙快走近,將信遞上。呂惠卿細心的看了一下封皮,見無異樣,這才拆封,取出信來,細細閱讀。呂升卿站在一旁,抑制不住好奇,悄悄打量著呂惠卿的臉色,卻見他平淡如常,心中不由失望。下意識的縮了一下頭,便即告退。

呂惠卿漫不經心的點點頭,待到呂升卿從自己中的視線中完全消失,他臉上才露出不自覺的微笑,仰首望天,用幾乎細不可聞的聲音自言自語道:“天助我也!”

  1. 宋制縣分赤(京府轄縣)、畿(京府旁縣)、望(四千戶以上)、緊(三千戶以上)、上(二千戶)、中(千戶)、中下(五百戶以上)、下(五百戶之下)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