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撫陜西 第十節(第6/6頁)

狄詠聽這個錦衣少年的話,自信中帶著央求與狡黠,他先說了是皇帝親口稱贊並賜名的美酒,便是量定了狄詠不會說“劣”,又用美酒公然“賄賂”,只要他狄詠喝了這酒,贊了一個“好”字,不免又會成為他們宣傳的口實,想起要在一面三丈白布牌上寫上“狄郡馬親口品嘗贊譽”這樣的字跡,狄詠幾乎不由得打了個寒戰。但是人家笑臉軟語相求,他又不便拒絕,當下只得勉為其難,接過一杯酒來,放到嘴邊抿了一口,只覺入口香甜,不覺一口飲完,正要稱贊,便聽到一陣絲竹之聲從右邊的街道傳來,然後便有一個婦人大聲呼道:“郡馬爺且慢開口!”

狄詠轉眼望去,卻見是一個半老徐娘,穿紅著綠,手持團扇,一步三搖的走了過來。她身後的隊伍,大抵也如這江南十八家商號聯號酒坊的規模,不過卻沒有中年漢子,也沒有大鼓,是清一色的懷抱琵琶的女子與綿衣小廝。那隊伍前面,卻是一面三丈高的綠布牌,寫著“烈武王府祖傳秘技,釀造一色上等濃辣無比高酒,呈中第一。”

——這個牌子卻是非同小可,狄詠不由得心神一震。烈武王,便是高太後、高遵裕的先祖!宋代造酒賣酒,向來是官府壟斷,大部分是由官辦的酒庫釀酒出售給有許可證的商家,只有少數商家被許可自己釀酒出賣,但都要受到嚴格的檢查;直到開發湖廣,經營海外,甘蔗酒等蒸餾酒發明,酒禁稍弛,商人們可以購買許可證大規模釀酒,這才引起了官私酒坊在酒類市場的競爭。但是開放的一塊,卻主要是甘蔗酒與果子酒,傳統酒業,對於私人釀酒,縱得許可,官府也依然有嚴格的配額限制。似高家這樣的大世家,雖然府中莫不是自己釀酒,有些名酒還天下知名,但是卻是不可以亂賣的。何況,若是旁人家倒也罷了,最要緊的,卻是狄詠知道,高太後一向對家人要求十分嚴厲,絕不許高家子弟經商、幹政,更不許高家子弟目無法紀的!似這麽樣的張揚顯擺,豈是高家的作風?!

正在沉吟間,那婦人卻已走近,朝著狄詠斂身一禮,笑道:“所謂貨比三家。還請郡馬爺也來嘗嘗當今太後娘家的好酒,再品評是哪家的酒更好,哪家的酒較劣不遲!”她說完,一面捧上一杯美酒遞給狄詠,一面還不忙丟個白眼給江南十八家商號的錦衣少年,顯然,話語中的咄咄逼人,是對他而發。

狄詠接過酒來,不由暗暗苦笑。眼下之事,表面上雖然只是兩家酒坊的競爭,但是若被人往深裏追究,卻可以挖出無窮無盡的話柄來。這高太後家自然不能得罪,但是這江南十八家商號,又是好輕易得罪的麽?別說唐家背後的石越,單單他們能把酒貢上宮廷,並且求得皇帝禦筆賜名,這份能量,就不能小瞧了。更何況,這十八家商號,與自己的兄弟狄咨,只怕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系……狄詠搖了搖頭,心中打定主意,決意兩邊均不得罪。當下捧起酒杯,仰脖喝下,方一入口,便覺奇辣無比,他沒喝慣這種酒,促不及防,竟連咳數聲,幾乎把一杯酒盡數嗆咳了出來。高家之酒,端的名不虛傳,果然“濃辣無比”,只是未免令人難以消受。

他這一嗆不打緊,幾乎同時便聽到十八家商號那邊鼓樂齊鳴,人人歡欣鼓舞,那錦衣少年得意洋洋的高聲呼道:“呈中第一,不過如此。”

那婦人做夢也不料想不到竟會有此變故,臉上不由青一陣白一陣,好不容易緩過神來,強作笑顏,揮著手中團扇向眾人高聲喊道:“烈武王府美酒,果然濃辣無比!”

但是狄詠將酒嗆出,卻是這禦街上人所共見,誰又相信是狄詠這個名將之後會被一杯酒給辣住,都只道是這酒喝不得,“呈中第一”,不過是沾了高太後的面子,因此連這高家的樂隊免費派酒,都有人搖頭拒絕,眾人都爭先恐後的去品嘗江南十八商號的“甘露酒”去了……狄詠暗暗叫苦不叠,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知道的說他是無意,不知道的卻定要疑他是故意。他回頭望了清河郡主的馬車一眼,便見那掀開的一角車簾中露出的眼睛中,也寫滿了無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