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肆伐西夏 第十節(第3/3頁)

石越的話太過直接,實是大出眾人意料,金蘭都是怔住了,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應對。

石越又笑道:“此時高麗使者不便見我,若是有何書信傳遞,萬一傳出去,多有不便。縱是蘭兒不願意,他們也會托你帶話的。既是一家人,就不必繞那些彎子,鬧些虛文。”

金蘭回過神來,忙回道:“大哥說得是。因契丹自新主繼位,儼然已有中興之勢。遼主趁鏟平耶律伊遜之機,整頓吏治,強迫一批無功的貴族歸還頭下軍州,又將凡參預耶律伊遜之亂的貴人的頭下軍州全部沒收,除少部分用來賞賜功臣以外,全部改為遼廷直轄之州縣。同時又釋放部分宮戶奴婢,授予牛田。用蕭佑丹之策,對內輕徭薄賦,鼓勵農牧,安定契丹、奚、漢三族之民,以固根本;對外則南和大宋,西連夏國,而集中兵力降伏蒙古、女直叛部,以威懾諸部。如今蒙古、女直諸部皆暫時懾於契丹兵威,不得不臣服。契丹兵鋒,接下來必然是指向楊遵勖與高麗國。”

石越饒有興趣地聽著金蘭敘說,忽然插道:“這是你自己的見識麽?”

“小女子豈有這般識度,蘭兒不過鸚鵡學舌罷了。”

“那倒未必。”石越笑了笑,道:“你繼續說罷。”

“是。”金蘭答應了,又繼續說道:“以契丹之勢強,雖然尚不及大宋,然則對於高麗而言,已是龐然大物。其國既與高麗接壤,高麗國中略有見識之人,不免皆不得安枕。若據宣王殿下所言,則國內之人,已分成三派。一派是主張親附大宋,以抗契丹;一派卻不自量力,竟因江華島駐軍之事而敵視大宋,以為可憑一國之力而同時對抗兩個大國;最可恨者則是另一派,此輩全是想向契丹搖尾乞憐,以求一時之瓦全。而高麗派往大宋之使者,不免三派各有心腹安插其中,互相摯肘,竟使此事國家大事,竟只能委之蘭兒這樣的小女子。此實是高麗之大不幸。蘭兒生為高麗國人,故國有難,不敢置身事外;但既受大宋之封贈,嫁入唐家,自也是大宋人,又豈敢對大哥有私毫隱瞞?只將高麗情勢,如實向大哥復敘,不敢有一言相求,使大哥以私情壞公義。”

石越含笑安慰道:“我知你苦心,你心懷故國,並無不對。父母之邦,自不可棄。”

“多謝大哥體諒。”金蘭盈盈拜下,兩行清流已是不禁流了出來。

“遼主之志不在小。其一面設文武兩科科舉,以招覽漢族、契丹人材。我大宋軍事學校方建不久,利弊未知,遼主便斷然效仿,在契丹族中設軍事學校,以培養契丹族之人材……真人傑也。”石越低聲說道,言語中竟似有幾分不甘。他心中已是隱隱後悔,司馬夢求在遼國內亂中推波助瀾,使得遼國內亂了好幾年,但不料除去了一個昏君,造就了一個英主。對大宋的影響,真的很難說是利是弊。他不覺搖了搖頭,過了一會兒,才又溫聲向金蘭問道:“那麽宣王想要大宋如何相助?”

“只想請皇上加賜一封爵。”

“一個封爵?”

“那好,明日面君,我便請皇上賜封高麗宣王,且要求以後大宋援助高麗之兵甲所建軍隊,須由宣王指揮。大宋與高麗唇齒相依,高麗若背大宋之盟,是自掘墳墓;大宋示天下以公義,亦不會放棄高麗。”

金蘭已經與唐康達成交易,此時又得到石越如此明確的支持,當真是喜出望外。忙又謝道:“蘭兒替宣王殿下,多謝大哥相助。”

石越見唐康一直在一旁默默地聽著,一言不發。他笑了笑,轉頭問唐康道:“康時,可知府外諸人之來意?”

“適才蘭兒說,定是與西夏戰和有關。”

“哦?”石越有點訝異的望了金蘭一眼,又向唐康問道:“那你以為如何?對西夏,是戰,是和?”

唐康笑道:“適才聽說司馬相公來過,大哥眾人不見,獨見司馬君實,是主戰主和,不是一目了然麽?”

“那卻未必。”石越笑道:“你聽說過魏明帝與劉曄議伐蜀之事麽?當時魏明帝與劉曄議伐蜀,劉曄極力贊成,此事傳於朝外,有人問劉曄,劉曄卻道蜀國山川險阻,難攻易守,伐蜀是空勞兵馬,於國無益。後楊暨以事劾劉曄欺上瞞下,魏明帝立召劉曄責問,劉曄答道:臣細想之後,以為蜀不可伐。魏明帝大笑而止。待楊暨退下之後,劉曄方對魏明帝說:伐蜀是國之大事,豈可輕易讓人知道?兵行詭道,事情尚未籌伐停當,更須保密。”

石越突然說出魏國的這個典故來,唐康頓時目瞪口呆,連李丁文都吃了一驚。眾人一齊望著石越,唐康結結巴巴地問道:“難……難道大哥是主張繼續進攻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