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賀蘭悲歌 第十六節(第6/6頁)

終於,最後一位執盾手合攏了他的位置。

士兵們全部到位。馬同壽忙裏偷閑,看到他的好友朱存寶也站在了神臂弓的隊列中。

便聽到方陣中心傳來營都指揮使潘大人獅吼一般的聲音:“一營,給爺爺殺直娘賊的!”

“殺!”

三千戰士的聲音,震破了西北的天空。馬同壽也跟著大家一同張開嗓子高聲吼著,在這一瞬間,他只覺得渾身滾燙,什麽緊張,什麽害怕,都丟到了九霄雲外。他的耳邊,只聽到這壓倒一切的聲音:“殺!”

野利朵猛地勒住駱駝,停了下來。後面的大軍見到主將突然停住,連忙也一起勒停。

“撤軍!”野利朵冷冷地說道。

所有的人都吃了一驚,呆呆地望著他們的主將。宋軍就在前面,已經被他們三面合圍。他們有兩萬之眾,而前面的宋軍最多不過數千人。為了殲滅這支宋軍,他們在風沙後面整整潛伏了三天!

這時候卻要撤軍?!

“撤軍!”野利朵重復了一遍。

“大王!”一個大首領忍不住上前問道:“為何這時候突然要撤軍?吃掉這只宋軍絕對沒有問題。”

“沒問題?”野利朵冷笑道:“風停至此刻才多久?宋軍竟已結陣!這分明是支訓練有素的精兵!成列不戰,此契丹稱雄數百年之秘。且嵬名老將軍已有處分,我軍破壞通道,多設險阻,拖延戰事。以兵分三部,一以當戰,一以旁伏,一以俟漢兵營壘未定,伺隙突出。險阻之處,自有當戰之兵。吾軍只要擾得宋軍不得安寧,出其不意之時,攻其不備之軍便可。正面當敵之鋒銳,乃是不智之舉。本王卻是不信,宋軍過這七百裏旱海,而竟能無一絲可趁之機。”

“大王聖明!”

“撤!”

鉦聲敲響,軍旗北卷,只是一瞬之間,兩萬多夏軍便消失在浣海的荒漠當中,便仿佛他們從未出現過一般。

  1. 西夏的歷史地理,一直是個難題。浣海或是旱海,名稱反而無所謂。重要的是當地的地形與氣候。作為小說,本文只能采信一種阿越認為較有說服力的說法:這個大約位於今天吳忠市以南,環縣以北,苦水河流域的“七百裏旱海”(這“七百裏”不是指南北向的直線距離,從故清遠軍至靈州,不到三百宋裏),在十一世紀至十二世紀時,因為降雨量的減少,形成了一片荒漠,無復唐代時的情形。而靈州川的水,是人類難以食用的苦水(環州之河水是苦水,亦有史料為證)。​
  2. 小說中歷史已發生改變,宋軍難以用張守約之故智突襲靈州,亦是當然之事,請諸君毋以為怪。歷史上五路伐夏之時,韋州在西夏控制之中,西夏人沒有料到高遵裕能輕易翻越橫山天險,輕取韋州。他們認定宋軍主力當從葫蘆川出擊,因此在沿途布下重兵。這樣張守約才能獻策裹十日之糧輕騎取靈州。又,小說中與歷史上的五路伐夏,發生的時間並不相同。自環州到靈州之間的旱海,的確是荒漠甚至是沙漠無疑(李憲有奏折為證),但是靈州卻是塞上江南的一部分。在靈州地區,有較發達的水利設施,還到處都是水田。在春夏兩季,騎兵在靈州是無用武之地的。所以,史上五路伐夏的許多情況,不可能簡單的“錯誤糾正”然後取得大勝。此外,因為阿越沒有運氣在蘭州大學讀書,也沒有去過寧夏,所以對於西夏歷史地埋,要理清的東西實在比較多,也相當令人困擾。阿越只能盡量減少錯誤,但要完全杜絕錯誤,實在沒有把握。若有錯誤之處,請識者不吝賜教。有時候稍微多耗一點時間,也希望大家能諒解。人各有志,每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追求是不同的。雖然事實上不可避免的要犯下許多錯誤,但是請諸君能理解我想讓自己不犯錯誤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