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賀蘭悲歌 第十六節(第4/6頁)

吳安國連忙快走幾步,找了個高處,向著那參軍指的方向眺望起來。

火光!

漫天的大火!

“那是何處?”吳安國的心猛地一沉,急忙向主管情報的行軍參軍問道。

“好象是彌陀洞方向……”

吳安國的臉沉了下去。

“晚了一步!梁永能這狗東西,真夠狠的!這次幹脆連城寨也一起燒了。”一個指揮使顯然已經覺察到發生的事情了。

吳安國黑著臉望著被大火映紅的天空,半晌,從牙縫裏惡狠狠地擠出一個字:“撤!”

榆林。

數千人男女老幼沉默地回望著彌陀洞的天空。

忽然,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猛地撲倒在地上,捧著一把泥土塞入嘴中,號啕大哭起來。一個穿著西夏官服的老人走到他跟前,悲愴卻又威嚴地望著他,“我們還會回來的!”

“我們還會回來的!”許多聲音應和著,漸漸地,傳遍了部落每個人的耳朵。

漢子停止了哭泣,卻懷疑地望著老人,望著他身上的西夏官服。

老人默默地回視著漢子,平靜卻篤定地說道:“無論是誰來統治這裏,我們必會回來!”

“我們必會回來?”

“是,我們必會回來!”老人高舉著雙手,悲愴地喊著,仿佛是在宣布著一個神聖的誓約。

在東路的平夏地區,梁永能用彌陀洞的一把大火,向宋軍與平夏地區的諸部落宣布他堅壁清野的決心。而在戰線的中路,戰爭開始後,宋軍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通往西夏統治中心興慶府與靈州的諸條道路中,有兩條路線是最近的。一條是由環慶路出發,跨越高山,進入清遠軍與韋州,然後經由浣海,沿著靈州川直取靈州。這是一條幾近於直線的道路,但一路之上,有崎嶇難行的高山與號稱“七百裏浣海”的荒漠。另一條,則是由平夏城方向出發,出葫蘆川而取靈州。雖然一路上也有險要之關隘,但相對而言,這是比較好走的一條道路。

這東西兩條道路,便構成了宋軍中路的兩條主要進攻路線。

宋軍在一帶,也集結了重兵。除了原環慶行營的龍衛軍與振武軍第四軍外,還有秦鳳行營的威遠軍、振武軍第一軍,從長安調來了神銳軍第五軍,再加上來自殿前司的驍騎軍、宣武軍第一軍與第二軍、鐵林軍,禁軍馬步軍總兵力達到了十一萬五千八百人,其中有三支純騎兵軍!參戰的部隊還遠不止於此。大名鼎鼎的環州義勇,數以千計的沿邊弓箭手與教閱廂軍,歸屬宋朝蕃部的蕃軍,若幹神衛營,再加上仁多澣的數萬精兵,正對著靈州方向,實際上聚集了十余萬人馬。除此以外,還有總數高達十八萬的不教閱廂軍及役夫。

所有這些軍隊,由西討行營都總管司直接指揮。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用重拳搗毀靈州,興慶府就幾乎再無屏障。向著西夏最要害部位擊出的這一拳,一定要又狠又準。這是石越與西討行營都總管司確定的戰略思想。

但戰爭尚未真正開始,宋軍便出現了爭議。

西討行營都總管司向樞府遞交的作戰計劃,是兵分兩路,主力從韋州出發進次靈州,步步為營,嚴守糧道,是為右路。而遣秦鳳行營總管種誼與副總管兼威遠軍都指揮使劉昌祚率領一支偏師出葫蘆川,急取靈州,是為左路。根據都總管司的推演,靈州是必守之城,梁乙埋既然早已知道仁多澣會降宋,那麽宋軍肯定會越過橫山而出韋州,因此他必然會將主力集結在靈州道。因此宋軍很難由靈州道而取得速勝。出葫蘆川的偏師可以取得一定程度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如果偏師能順利推進到鳴沙河,直接威脅到靈州城,那麽靈州道當面之敵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也難以持久。宋軍就可以取得迫敵決戰於靈州城下的目的。

但這個計劃還在討論之時,便遭到了以環慶行營總管種諤與殿前司諸軍都指揮使為首的一批求戰心切的將領的反對,這些將領認為這個作戰計劃過於保守。

於是,順理成章的,這個計劃上報後,以同樣的理由被樞密會議否決了。

樞府認為這個計劃過於保守,宋夏實力今非昔比,且自古客軍不利持久,要求大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中路軍應當兩路齊出並進,“西賊在何處攔截,便自何處擊破之。”一個月內,大軍必須抵達靈州城下。

而巧合的是,一月可下靈州,正好是種諤將軍的豪言壯語,也是殿前司諸軍將軍們的樂觀估計。

樞府的命令是無法違抗的,特別是這份命令還得到了一大批將軍的支持時。畢竟,甚至連西軍中的許多將領,私下裏都相信,一個月後靈州城沒有道理不劃入大宋的版圖。樂觀的情緒彌漫於整個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