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賀蘭悲歌 第二十一節(第6/6頁)

“是!”

大帳的門簾被掀開,一個渾身都是血跡的武官,出現在眾人面前。

種樸一見著折克行,撲通一聲便單膝跪倒,激動難抑地說道:“請折帥速發援軍,救我拱聖軍將士!大恩大德,拱聖軍上下,永不敢忘!”

折克行聽到此語,心中竟是一陣狂喜。看來拱聖軍是被圍住了!這樣說來,梁永能便跑不掉了。“種將軍莫急,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八十余裏!

只有八十余裏!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折克行表面雖然平靜,但心中當真是喜不自勝。大軍行進的速度,當然不可能如種樸回來求援那麽快,但是騎兵拋棄一切輜重,八十裏不用一天便可以趕到。步軍快則一日,慢則兩日,也可趕到戰場。而梁永能卻遠離他的步軍與主力,正率領著騎兵在圍攻符懷孝!

折克行立即答應了種樸發兵救援的要求。

他親自統率著飛騎軍、雲翼軍與河東蕃騎在種樸的帶領下,以吳安國部為先鋒,趁夜前往救援。同時命令趙盡忠統領步軍,以何畏之的環州義勇為先鋒,直取鹽州城,包圍梁永能的主力,並且阻斷梁永能的歸路。又派人去通知都總管司的軍隊,即刻強攻蝦蟆寨。

但是種樸卻依然心急如焚。

折克行不僅命令所有戰馬裹蹄銜枚,而且嚴令所有將士不得騎馬,而是一律牽馬步行。也不得打火把,大軍只能依靠夜空的月光辨路。

種樸向折克行請求加速行軍,換來的回答卻是:“敢舉火者斬!”

折克行絕不允許梁永能事先發現自己的行蹤而逃竄。

而種樸卻擔心著拱聖軍那些幸存袍澤的安危。每多耽誤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將士會戰死。而且,他也不知道符懷孝能否堅持到援軍來的那一刻。

但折克行卻並不擔心,即便拱聖軍全軍盡墨,梁永能多半也會就地露營。至少他根本不可能連夜趕回鹽州。而且,在符懷孝授首,拱聖軍被全殲的情況下,梁永能與西夏人的警惕性會降到最低。

他只害怕一件事,便是梁永能聞風而逃。

用符懷孝與拱聖軍換梁永能與平夏兵,讓平夏地區從此真正歸入大宋的版圖,陜西自此無西顧之憂。這是值得的!

在大軍的最前面,康時傑看了一眼種樸與他的拱聖軍部下們的背影,終於忍不住用幾乎細不可聞的聲音向吳安國問道:“我們這樣行軍,趕得及麽?”

吳安國怔了一下,嘴唇微微動了動。

康時傑細細辨認,吳安國說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他頓時呆住了,半晌方回過神,快步跟上吳安國,默默向前走著。

  1. “楊柳墩”改為“楊柳屯”。《九邊考》:“寧夏鎮禦敵之路有四:……一曰花馬池,險在定邊營、楊柳屯、清水營,興武營、鐵柱泉諸處。……”花馬池即鹽州,楊柳屯並非阿越杜撰,而是實有其所。因明代在此地築堡,稱“楊柳堡”,其本名楊柳墩或楊柳屯。其地在鹽州東北三十裏,是自東北面入侵鹽州的必經之道。地勢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