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 第一節(第3/4頁)

她的父親,她的兄弟姐妹,她的族人,全都被海難與疾病擊垮了。

然而,將來迎接他們的,卻依然並非坦途。

曹友聞從新州的商人那裏打聽到消息,那個“鎮海侯”正在整軍經武,暗地裏遣人四處購買軍器、船只,有許多的謠言說他的秘使出現在許多的國家。

而宗澤從虎翼軍那裏得到的消息,也證實了這一點。薛奕已經派人前來新州等候,要求他們盡快前往封國,以備非常。

但這些消息,不僅未能令趙宗漢與他的兒子、族人趕緊啟程前往鄴國,反而使得他們更加畏縮。

柔嘉打心裏厭惡這種懦弱,但她卻束手無策。

她不是十一娘,她不知道應當如何去安慰別人,鼓勵別人。她也希望有人能夠來安慰她。她有那麽多的兄弟姐妹,並非每一個都很親近,有一些甚至很陌生,但是,在暴風雨中沖上甲板去幫助水手們穩固桅杆的仲構,卻是她很要好的兄弟。如今,卻如同做了一場噩夢,她便永遠的失去了他。

但是,既便悲痛、傷心,如果這時候退縮了,仲構便是白死了。仲構對新鄴城有那麽多的向往與憧憬,如果他們最終竟到不了鄴國,守不住鄴國的基業,他不知道會有多失望。

柔嘉站在新州城的石塔下,眺望著南方的海面,一籌莫展。從新州到淩牙門,即使順風,也需要半個月。而要令她那已成驚弓之鳥的父親、兄弟、族人們再去面對這半個月的海上旅程,她實是再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

“站住!”遠處傳來護衛的喝斥聲。自從離開汴京,柔嘉無論走到哪裏,身邊總有一群護衛、侍婢跟隨著,如影隨行。她知道又是什麽人被護衛擋住了,轉過頭去,遠遠地卻看見曹友聞的身影,“叫他過來罷。”

“是,縣主。”身邊的侍婢答應著,連忙轉身前去傳令。

沒多久,侍婢便領著曹友聞回來。

“縣主。”曹友聞抱拳行禮,卻是皺緊了眉頭,憂形於色。

“你來找我,有事麽?”

“縣主可瞧見了那幾艘船麽?”曹友聞一面說,一面伸手指向新州港的遠處。柔嘉循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卻見那邊的海港上,停泊著五艘三桅帆船,船看起來都很舊,其中兩艘象是兩千料的貨船,還有三艘不過千料。

“那是周國的船隊。”

“啊?”柔嘉懷疑的望著曹友聞。

“千真萬確。”曹友聞知道這位縣主心裏在想什麽,但是,身為崇義公的柴若納,的確置辦不起太多的行裝。相比起趙姓諸侯們浩浩蕩蕩的前往封國,柴氏的船隊,可稱寒酸。

“那的確是周國的船隊,他們從廣州出。”曹友聞平靜的稟報道:“在下已然打聽過了,有一艘商船只比他們早一天從廣州而來,船上的人說,這是柴家的第一批部眾,全是壯年男子,約有一千三四百人。他們在廣州大肆采購兵甲,除此以外幾乎什麽也沒帶。柴家的老幼婦孺,以及一部分壯丁,還在廣州,據說他們打算陸續搭載往來海船前往周國。”

“這又是為何?”柔嘉脫口問道,但馬上覺察到自己的問題很愚蠢,臉飛快的紅了。

好在曹友聞倒沒有喇諷他,“因為他們沒錢。要盡可能省錢。”

柔嘉的目光不由得又轉向那支幾乎是破破爛爛的周國船隊,不知為何,她心裏竟有一絲敬佩。

“這亦不失為建國之道。”曹友聞的語氣中,也有一絲敬服,“金洲物產豐富,尤其盛產黃金。他們國中崇信佛教,寺中佛像,有許多皆以黃金鑄成。三佛齊每一位王登基,都會鑄一個等身金像……此番宗澤攻破三佛齊都城,單單向朝廷上繳的黃金,便有二十萬兩!朝廷不追究他們擅興兵之責任,反而加以賞賜,只怕多多少少亦看在這些黃金份上。這於朝廷財政,不無小補。”

毫無疑問,這次蔡確、薛奕、宗澤發的財,絕不會太小。虎翼軍第一軍按官階瓜分擄掠,乃是公開的秘密。曹友聞所知道的消息是,此次連參加作戰的最普通的水手,每人都分到了二萬文的賞賜。

但這些當然沒必要提起,宗澤正得這位縣主的信任。

“這些和建國之道又有何關系?”柔嘉不解的問道。

“柴若訥定然是聽到這些事了。他只率壯丁,只帶兵器而來,打的便是以征服、擄掠立國的主意。只須周國部眾不要被水土不服、疾病打敗,這一千三四百人中,有五百教閱廂軍,其余幾百人定然也是精挑細選,即使對付人數十倍於己的金洲部族,亦綽綽有余。這些人平時屯田耕種,營建城池,閑時外出擄掠,征服夷人,絕無後顧之憂。待根基漸固,再接來老幼婦孺,實為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