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更雪壓飛狐城 第一節(第2/5頁)

在小小的河間地區,宋遼兩軍的行動,幾乎都是沒秘密可言。大軍一動,對方立即知曉。耶律信雖然沒有將河間府的宋軍放在眼裏,遼軍也可以說是想來就來,想走便走,但是另一方面,他卻也只能留在河間。這既是因為大軍作戰,總要有梯次相繼,前鋒只到了深州,中軍便只好停在河間。盡管在澶淵之誓那一年,遼軍曾經將十幾萬大軍聚集在一個戰場,但那種事情,到底也只能欺欺宋軍無能,可一而不可再。一個戰場兵力越多,指揮效率越低,當年大遼鐵騎一個三萬人的前陣,正面寬度就有一二十裏。若是十幾萬大軍在一個戰場,指揮什麽的,幾乎就不必考慮了。傳說之中,歷史上有些名將有此能耐,但是當今之世,宋遼兩國,大約都無此能人。而此外的另一個原因,也是為了確保官道,也就是遼軍糧道與後路之安全無虞。

利用雄、莫至君子館的北方官道,遼軍可以更有效率的運送補給。甚至於可以說,對頭一次嘗試這種大規模補給運輸的遼軍來說,他們十分的依賴這條官道。東線蕭忽古的偏師久戰無功,耶律信先是不斷抽調其軍隊到中線戰場,最後更是幹脆徹底放棄東線,只留給蕭忽古少量的宮分軍,讓他領著一群渤海軍、漢軍與部族軍為主的部隊,在雄、莫一帶駐紮,保護遼軍的糧道。這一個改變卻是立竿見影,蕭忽古攻城無能,但自其至雄莫之後,趙隆等人便屢吃敗仗,漸漸安份下來。而遼軍雖然終於離開霸州,但燕超也已經是筋疲力盡,蔡京率京東、滄州兵直趨霸州之後,立即反客為主,霸州之軍政事務,幾乎全決於蔡京。京東兵數度越過拒馬河,欲騷擾遼境,結果每次都被遼國迎頭痛擊。其後蔡京又親自率領大軍,想要奪回雄州,反被蕭忽古打了個屁滾尿流,只得灰溜溜的撤回霸州“待機”。好在燕超早有準備,率軍前來接應,否則只怕蔡京都要被生擒。蔡京生怕小皇帝不喜、石越追究戰敗之責,反將所有過錯全部推到他的統兵官黃牧臣身上。他知道石越、章惇都十分精明,難以欺瞞,便耍了個小花招,算好時間,將戰報與奏折遣使先報汴京禦前會議,再報宣台。待石越得知之時,小皇帝已在震怒之中下了處分,將黃牧臣罷官送京師勘問,令石越、章惇、蔡京等合議,另薦主將。石越明知道這必是蔡京搞鬼,卻又不想為這點小敗自亂陣腳,兼之當時姚、種尚未渡過滹沱河,饒陽還在遼軍之手,他根本無精力兼顧數百裏之外的霸州之事,也只好睜只眼閉只眼,令燕超暫替黃牧臣之職。

自此之後,雄霸一帶,也暫時平靜下來。遼軍的補給狀況,也同時大為改善,趙隆給遼軍後勤造成的直接破壞有限,但是對其轉運效率的打擊卻難以估量。沒有了趙隆的騷擾,耶律信總算暫時又不需要為補給操心了。盡管這樣花錢如流水的戰爭,大遼的君臣們大多沒見過這種“大場面”,未免都不是很適應,甚至頗覺心疼,但是不管怎麽說,事已至此,填飽軍隊的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不用擔心餓肚子之後,耶律信就不得不考慮更多的問題。戰爭進行到十月,遼國內部,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湖面之下,幾乎就如同一鍋沸水,馬上就要爆發。大舉興兵南下,是耶律信的定策,也是他成為北樞密使最重要的理由。但是,仗打了五六個月後,若以勝仗的規模與數量而論,自大遼建國以來,從五代入宋,這次南征都算得上戰功赫赫。然而盡管打了許多勝仗,還是大勝仗,可是與戰前的戰略目標,卻反而越行越遠。而大遼歷次南征,可從來沒有這樣的情況。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大遼南征,其實認真計較起來,根本就沒打過什麽勝仗,反倒是受了不少挫折,可結果卻足以令遼國滿意,與宋人簽下了澶淵之誓。

耶律信心裏也很清楚,上至遼主,下至朝中貴戚、重臣、軍中將領,大遼需要的,就是一個滿意的結果。軍事上的勝利若不能轉化成政治與外交上的勝利,那就毫無意義。如若就此撤兵,雖然談不上失敗,甚至遼軍還算有所收獲,但是,相比從此將遼國拖入與宋朝無休無止的戰爭之中這個結果,這點收獲挽救不了耶律信。

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取而代之的蕭嵐,一直反對對宋朝開戰的韓拖古烈,還有蕭禧等人,都絕不會放過他。而耶律沖哥與蕭忽古不落井下石,就算仁至義盡。蕭阿魯帶最近與蕭嵐打得火熱,對耶律信只怕也頗有怨恨。更讓耶律信不安的是,連韓寶都可能倒向了蕭嵐一邊——他兒子韓敵獵使宋歸來後,完全被韓拖古烈拉了過去,竟然公開勸諫皇帝結束戰爭!而蕭嵐又在此時,將自己的侄女許給韓敵獵……戰爭還沒有打完,耶律信就已經感覺到自己幾近孤立無援。他能指望的,只有皇帝與太子的信賴。可是,君主的信賴,永遠都是需要更多的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