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

重裝步兵時代及更早時期

羅馬軍隊早期的戰術發展,從很大程度上和古希臘人走了相同的道路。從邁錫尼式的重步兵,到希臘重裝步兵,這些士兵的個人武裝和戰鬥技藝相當可靠,但卻很難說有戰術可言。對重裝步兵而言,戰鬥的形態實際相當簡單,8排左右的縱深是最為標準的戰鬥隊形。在隊形排列完成後,重裝步兵會逐漸接近敵軍,並在一個合適的距離上跑步沖鋒加強沖擊能力。最終在盾牌的激烈碰撞後,漫長且相當低效的槍對槍、盾頂盾的戰鬥就隨之開始,直至其中一方敗退。一些出色的重裝步兵部隊,比如著名的斯巴達人,對紀律性有著更高的要求,他們在緩步前進時保持肅靜而不像有些同行一樣呼喊口號,笛聲被用來控制步速,在大約距敵100米時,他們會開始沖鋒。

從整體的運用原則上,羅馬的重裝步兵與希臘或者伊特魯斯坎的重裝步兵不會有太多的差別,但在有限的史料中,仍然有許多相當有趣的地方值得注意。羅馬的重裝步兵以百人隊作為基本的戰鬥單位,對於一支戰術素質低下的古代軍隊來說,出現這樣小的戰術單元是一個矛盾的現象。在古希臘,重裝步兵的戰鬥單位縮小到類似的規模,可能要延遲到公元前4世紀中期。當時的斯巴達軍隊中,約150人左右的步兵營隊(Lochoi),從地位上代替了原先作為戰術核心的步兵團隊(Mora)。這種變化是與公元前4世紀希臘重裝步兵戰術的飛速發展同步產生的,這一時期底比斯人幾乎已經將希臘重裝步兵這一作戰樣式,發展到了其巔峰狀態。

這樣一來,對於羅馬重裝步兵軍隊的組織形態,我們就不由得產生這樣的疑問:重裝步兵百人隊的體系,究竟只是根據部族、社區和財產組織所自然產生的,還是羅馬重裝步兵發展到了較高戰術水平所導致的結果?從羅馬軍隊的成長環境分析,後一種可能性無法排除。拉丁姆平原周圍不乏山地,薩莫奈等奧斯堪民族擅長山地作戰和步兵的小單位行動。這些以分散隊形和遊擊戰鬥著稱的軍隊,對強大但笨重的重裝步兵而言,成為一種天然的威脅。在復雜地形對抗這些機動性良好、戰術單位細化的敵人,成為改良軍隊組織和戰術的客觀形態。羅馬的重裝步兵在這種特殊環境中很有可能有著更快的發展,或許早從重裝步兵時代開始,百人隊就是羅馬步兵的戰術基石了。

李維及波利比烏斯時期的共和國軍團

公元前4世紀的高盧入侵,對於羅馬軍團的戰術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三線陣和劍盾戰法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是之前的戰場需求積累的結果,高盧入侵中羅馬軍隊的失敗,徹底點燃了戰術改革的導火線。而長盾等裝備的換裝,則是與薩莫奈人軍事交流的結果。

在三線陣中,相對輕裝的青年兵將首先投擲重投槍,然後以猛烈的沖擊殺傷對手的戰線。隨後的第二線成年兵會作為最主要的戰鬥力量,進行決定性的步兵戰鬥。當第二線仍舊無法分出勝負時,就輪到一直半跪著節省體力的後備兵作戰了。這些精銳老兵既可以作為掩護撤退或是最後一搏的手段,也可以在之前的戰鬥過程中,用以應付戰線兩翼的突然情況,或者進行其他的作戰任務。這樣的部署,無疑代表著羅馬軍團在預備隊戰術的發展上有著一個較高的起點。將後備兵作為最後決勝或應急手段已經成為了拉丁語中的名諺。

◎ 圖為李維時期軍團的指揮結構。李維時期的羅馬軍隊缺少中層指揮,第三線的具體組織情況仍相對模糊。

三線陣中預留空隙的初衷和主要作用是方便一線單位戰鬥時能夠被後續單位輪換,這種輪換體系是羅馬戰術體系中最明顯的特征之一,使得當戰鬥中一旦有單位被擊敗,就立即有新鮮單位能夠上前應付威脅。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采用此類間隔的棋盤陣,會使得各步兵中隊被滲透和攻擊側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李維曾說起過,後備兵接戰時會去除間隙成一條連續的戰線作戰,而無疑前兩線的成年兵和青年兵也會如此。一個步兵中隊由兩個百人隊組成,分別為前列百人隊(Prior)和後列百人隊(Posterior),在前進和機動時後列百人隊處在前列百人隊背後,保留步兵中隊間的縫隙,但當他們投入戰鬥時,後列百人隊便會上前填補戰線缺口,呈現一條連續的戰線。當一條戰線需要撤退時,後列百人隊會首先退後留出空隙,預先占據後排的位置,然後供前列百人隊後退。典型的每條戰線的陣形縱深一般是6或8列。

當軍團的前兩列重步兵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完全換用短劍和重投槍時,它的基本戰術對比李維時期的軍團則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青年兵和成年兵的裝備和地位愈來愈接近,而後備兵仍執拗地維持了重裝步兵式的武裝,考慮到他們預備隊的身份,這一安排或許更有利於實戰,讓他們能夠作為預備隊以長矛對抗可能的側翼騎兵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