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寒冬將至(1938年7月~1938年11月) 南嶽論劍

武漢會戰後,中國將領正幹什麽呢?在南嶽衡山開會。

按軍委會以前的說法,武漢會戰是第三期抗戰(全面抗戰開始至南京失陷為第一期,徐州會戰為第二期)。這個說法在1938年底被身在衡山的蔣介石糾正。

會議是在1938年11月25日召開的,這是抗戰史上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在隨後的歲月裏,衡山取代了廬山,成為眾多軍事決議出台和作戰檢討匯攏的地方。

五嶽中的南嶽,最初在安徽天柱山,自隋起,易主為湖南衡山。衡山主峰位於現在的衡陽境內,整個山脈則橫跨湖南八市縣,綿延400公裏,有72峰,首峰祝融海拔1300米,雖不是太高,但由於地理環境上佳,是五嶽中最蒼翠幽深之地,全山古木參天,一如世外。

蔣介石喜在名山辦公,廬山陷落後衡山成為他的不二選擇。抗戰期間,蔣介石一共在這裏召開了4次重要的軍事會議,使衡山以特殊的方式把自己的身影留在那八年史冊中。

長江以南兩個戰區——顧祝同第3戰區和陳誠第9戰區的司令長官、集團軍司令、軍團長、軍長、師長等一百多人參加會議。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等也應邀出席會議。

蔣介石非常重視這個會,此前已經叫軍委會辦公廳主任賀耀祖(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湖南寧鄉人)籌備很長時間了。不過,在會議第一天蔣介石並沒有參加,因為要在長沙會見英國駐華大使,所以由何應欽代致會辭。

轉天蔣介石來到會場。對於蔣來說,開會的主要目的不僅僅在於檢討武漢會戰,更在於全面梳理跟日本全面開戰一年多以來的成敗得失,為下一步抗戰提供政略和戰略依據。在會上,他先叫大家找問題。這一年多,到底在哪些方面需要檢討和反思的?大家都沉默不語。蔣介石見此情景,便叫將領們先講武漢會戰。還是沒人說話。

蔣介石只好自己說:“我看首先應該檢討的還是軍隊裏的軍閥陋習!我說的是滇軍的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

日軍在10月底占領武漢後,一度向崇陽(鄂東南,湘鄂贛三省交界處)進攻。第1集團軍(雲南部隊)奉命攔截,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龍雲雖掛著總司令的職務,但不到前方任職,而副總司令盧漢,又因病到長沙治療去了。大敵當前,軍委會催龍雲指揮部隊,龍雲不來,也不派其他人指揮,導致這個集團軍群龍無首,軍紀散漫,軍部、師部乃至於旅部各自為政。有的團長稱病不去前線,有的則不遵守命令,不進入預定陣地,擅自轉移退卻。如新編第3軍,轉移到九宮山後,居然不走了,宣布自己在“九宮山打遊擊”,並自行停止跟其他部隊的電台聯系,抗戰以來從沒出現過的情況出現了。

其間甚至發生過更匪夷所思的事。

有一天,第58軍軍長孫渡(雲南講武堂,雲南陸良人)打電話給新編第3軍軍長張沖(徐州戰有上佳表現),說:“正面發現敵情,怎麽回事?是不是在前方你們沒放部隊?”

張沖說:“哪有這種事?絕對不可能!”

孫渡的陣地在張沖後面。

結果一查,本應張沖手下部隊布防的地方,果然看不到人影。

怎麽回事呢?原來,張下面的新編第12師的兩個團長是菜鳥,不會看作戰地圖,帶著部隊卻沒找到陣地的位置……

要命的是,不僅僅團長找不到自己要去的陣地,就連師長也找不到自己的陣地。在11月6日,新編第10師師長劉正富就曾不好意思地給軍長孫渡打電,說自己的部隊在黑夜裏迷失方向,已經轉了好幾圈了,但沒找到要去守備的第二線陣地(其實就在崇陽城郊)。

孫渡大怒,說:“你帶著部隊在崇陽修築工事多日,為什麽會迷失方向?你不知道軍法嗎?”

結果也沒辦法,只好叫劉的部隊就近占領別的陣地。

在會上,滇軍的表現遭蔣介石痛批。蔣介石甚至要槍斃張沖。但經盧漢說情,念張沖在徐州禹王山血戰,最後刀下留人,張沖撤職留用,孫渡記大過。蔣介石這樣做,實際上是給龍雲看。

屢次作戰不力的徐源泉也被查辦,因為在撤退階段,他違抗留在後方打遊擊的命令,而像在南京一樣,撤得特別快,在這方面確實具有天才。

談到武漢會戰,蔣介石認為:中國軍隊最大的失誤,是馬當要塞在短時間裏失陷;最大的成功,則是與敵人戰於武漢外圍,逐次消耗對手;再者就是山地戰對中國軍隊的有利程度大大超過以前的估算。所以蔣介石告訴眾將,在抗戰第二期,要充分利用中南的地形,減少陣地戰,多打運動戰。

按以前的判定,打到武漢早就是第三期作戰了。但會上蔣介石推翻了以前有關抗戰階段的劃分,而把整個抗戰分為兩期,第一期是平津開打到武漢陷落,武漢陷落之後到最後勝利為作為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