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傅作義的奔襲(1939年12月~1940年3月) 五原大戰(第3/6頁)

傅作義說:“每年三月中旬,綏西解凍開河。此時水急,溝渠溢滿,道路泥濘,日軍汽車、坦克和重炮難行,我們在中旬過後反擊五原,在時令上最合適。”

1940年3月20日午夜,傅作義指揮部隊反攻五原的戰鬥開始了。

五原分新舊城,守軍有一萬來人。在舊城,是蒙偽軍的兩個師;在新城,是漢奸雜牌部隊的兩個師以及日本特務機關、警察部隊,這一堆人數量在800到1000之間。

第35軍的7000多人,主力是那3000多沒受傷的戰士,人數顯然薄弱。傅作義又調來一個屯墾旅和一個遊擊旅的各一部,把生力軍人數提高到5000人。

孫蘭峰新編第31師安春山那個團,經過多場大戰,只有一百來號人了。這些人可謂九死一生。傅作義叫安春山把這一百多人組織起來,成立反攻五原突擊隊,擔負攻打南門守軍補給倉庫的重任;孫蘭峰新編第31師和屯墾旅以及遊擊旅一部直插五原新城;袁慶榮新編第32師攻打舊城;董其武的部隊仍為總預備隊,同時擔負著在烏加河攔截從包頭、固陽、安北方向過來的日本援軍的任務;軍直屬騎兵部隊監視偽蒙騎兵,另派一支部隊在附近的烏梁素海警備,隨時追殲從五原逃出的敵軍。

此前,混入五原的情報人員已把城裏敵人的分布情況摸得差不多了。

無論是當初打包頭,還是這一次反攻五原,第一波突擊隊都是身著便衣。

傍晚時分,安春山在五原城外意外搞定偽軍的一個團,投誠的這個團把五原城防全盤托出。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交代了當晚的口令。進攻前,一部分便衣隊摸了進去,開始破壞城內通信系統。

午夜十二點,攻擊開始。

安春山的突擊隊很快占領補給倉庫,獲得大量軍需品,彌補了第35軍兩戰下來軍需不足的苦惱。

3月21日上午,孫蘭峰新編第31師的士兵穿上偽軍的衣服,乘亂混入五原新城,與潛伏下來的便衣隊裏應外合,發起攻擊;袁慶榮新編第32師拔掉城外的據點後,順勢攻擊五原舊城。

攻擊中,袁師分成三支突擊隊,從三面同時攻城。激戰中,袁師長身負重傷,身邊戰死了兩個營長。

數百名日本特務、警察被包圍於五原,陷入了被全殲的境地。張家口日軍司令部接到急電。一切都不出岡部直三郎所料。這一下,田中新一也終於老實了。

田中小心翼翼地問:“是不是立即派兵救援?”

岡部問:“你說呢?趕緊給我派步騎兵!”

當日軍的增援部隊行進到五原東北的烏加河時,發現橋梁已被中國軍隊炸毀。

炸橋的是董其武師郭景雲(行伍出身,陜西富平人)第302團。

日軍占領五原後,在這裏修了木橋。戰鬥打響前,郭景雲帶人去破襲大橋。

五原雖沒駐紮日軍,但在烏加河橋卻有日軍一個小隊守備。

董其武告訴郭景雲:“此戰關鍵不在於五原方面,而在於能否在烏加河堵住日軍增援部隊。”

行動開始前,郭景雲認為,如果還按團、營、連這樣的建制,就太墨守陳規,不如把全團建制打亂。就這樣,他重組了三支人馬:炸橋隊、突擊隊、火力支援隊。郭團長手下只有一個營長(另外兩個營長在綏西之戰中殉國),新的營長還沒補充上來。突擊隊由唯一的營長段錦堂擔任;炸橋隊由連長胡祥雲擔任;其余人員由郭景雲指揮,把所有機槍和火炮集中起來,掩護突擊隊和炸橋隊。

中國軍隊在橋南,日本守備隊窩在橋北的碉堡。

攻打時,須先用突擊隊解決橋北的碉堡,隨後迅速回撤,炸橋隊再去炸橋。

五原反攻第一槍還沒打響,郭景雲就帶著兩支特攻隊潛行至烏加河橋南的蘆葦蕩。另外一支特攻隊,也就是段錦堂的突擊隊已從上遊渡河,朝日軍碉堡迂回包抄而去。

塞北的初春在深夜仍十分寒冷,星光清冷地灑在空曠的大地上。在連灰狼都懶得睜眼的時候,中國的健兒們睜大眼睛向日軍碉堡撲去。

星光下,橋北碉堡外,日軍哨兵在來回走動。

郭景雲死死盯著對岸日軍的身影。當日軍哨兵發現段錦堂迂回而來的突擊隊時,已經晚了,脖子裏已經噴出血柱。突擊隊迫近四座碉堡,同時點燃炸藥。碉堡裏的日軍幾乎處於夢遊狀態,跑出碉堡後下意識的反應是往橋對面跑,想鉆回五原城嗎?橋對面已放好十幾挺輕重機槍。在激爆的子彈聲中,幾十名日軍被射殺在橋上。南岸突擊隊回撤到北岸,炸橋隊的戰士隨之跟進,摸進了刺骨的河水,開始在木制的橋柱上捆綁炸藥。

爆破橋梁後,郭景雲帶部隊在橋南岸構築戰鬥工事,等待日軍的增援部隊。

3月21日中午,五原新舊城的日本特務、警察以及偽軍開始突圍,但只逃出極少數,大部被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