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傅作義的奔襲(1939年12月~1940年3月) 五原大戰(第4/6頁)

日軍增援部隊乘坐三百多輛卡車趕來了。在烏加河北岸下車後,日軍工兵在火力掩護下冒死前沖,想修復橋梁。郭景雲這個團火力太猛。打到天黑後,日軍被射殺四百多人,仍沒把橋修好。修橋不成,日軍又開始在密集的槍彈下用橡皮船強渡,仍不得過,又死傷二百多人。

一個中隊的日軍向烏加河上遊狂奔,想在沒有火力點的地方再次渡河。郭景雲立即叫人阻擊,日軍仍不能過。

郭景雲已身中兩彈,包紮後不下火線。郭跟安春山一樣,是猛將一員。在團一級的部隊長中,郭素不服安。但郭也確實能打。後來,他因戰功一路晉升,先是做了第101師師長,後又做了第35軍軍長。

因為地形有利,戰壕和火力點層次分明,又有多線縱深配置,所以血戰一天,郭景雲一團的傷亡只有百余人,而河對岸日軍的傷亡卻達到六七百。這是個不容易出現的傷亡比例。

日軍增援部隊還在陸續到來,強渡烏加河的跡象並沒消失。

為防萬一,董其武親率另外兩個團第301團和第303團馳援烏加河,分別在郭景雲團的東西兩向延伸防線。

中日兩軍隔著烏加河互射、炮擊。日軍戰機飛來,包括郭景雲在內的董其武手下的三個團長都身負重傷,但他們死死咬住日軍增援部隊。日軍眼睜睜地看著五原友軍被殲。所以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從東京到五原,而是他們在河那邊,你們在河這邊,但就是過不去。

這種痛苦,日本人終於嘗到了那麽一點。

經激戰,袁慶榮部擊潰偽蒙軍,並迫使漢奸雜牌部隊倒戈,控制了舊城。

攻占五原舊城後,到一線指揮的傅作義以袁師為預備隊,隨時支援攻擊新城的孫蘭峰。他給孫下了死命令:3月21日天黑前務必圍殲城內敵人。

城中日本人固守著兩大據點。

一是特務機關所在的官錢局,坐鎮這裏的是水川伊夫以及一個叫作桑原荒一郎的機關長。這個水川,現在的職務是所謂綏西警備司令官。聽上去挺嚇人,好像官很大,實際上是個差不多臨時自封的職務,實際相當於五原警察局長。除特務機關的日本人外,水川指揮的日警也已集中到這裏。另一個據點,就是偽蒙軍盤踞的屯墾處。

日本人占領五原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堅固據點。這是他們的慣例。按日本人的認真程度,這兩大據點最後弄得十分堅固,墻高壁厚,四周築了碉堡,與據點形成聯動火力網。

中國軍隊攻擊兩大據點時,幾個小時內已犧牲了不少戰士,但依舊難以將其攻克。

最後,一個連長想出辦法:用山炮平射。先打掉四周碉堡,再集中火力轟擊圍墻。

怎麽把炮位架設在二百米外的最佳位置是個問題。但辦法總是有的。夜色中,中國士兵穿街繞巷潛行至敵人據點外二百米左右的一處河坡地,在那裏架設好炮位,進行連續轟擊。碉堡和圍墻終被轟倒,中國士兵一擁而上,與日本人展開白刃戰,桑原荒一郎以下將近五百名日本特務和警察幾乎被全殲。水川伊夫趁著夜色逃了出去。

烏加河那邊,急得要上樹的日軍開始打下遊的注意:用飛機將還未解凍的冰層炸開,最後用橡皮艇渡河。由於五原城中的敵人已經被殲滅,河南岸董其武的部隊已經出色完成任務,所以沒再強力阻擊日軍,向後撤退了十多公裏。

圍殲了日本特務機關和警察部隊後,傅作義已經命令攻城士兵撤出來,也就是說當日軍增援部隊沖進五原時,面對的只是一個屍體累累的空城,而追擊中國軍隊又失先機。

岡部直三郎憤憤不已,叫日軍全部回撤。

傅作義下令炸毀烏加河大堤,河水洶湧北灌,淹沒了五原到包頭的公路。日軍在水澤中狼狽退去,一部中國軍在後面追擊,另一部中國軍重新占領五原。以後的幾年,日軍再也沒敢西進。

連續的大捷叫重慶極為興奮,蔣介石為傅作義頒發了一枚青天白日勛章。

傅作義眼睛通紅。那個不喜歡女人的小夥子胡一虎犧牲在了五原。

胡一虎中彈前打傷了一名日警。但他最終還是沒有永遠留在自己的長官身邊。他甚至是帶著遺憾走的,因為沒有殺死一名鬼子。

塞北的故事還沒完全結束。

水川伊夫逃出五原後,回頭看了一下,神頭鬼臉的,還有五十多人,都是日本人。雖然他們逃跑時開了兩輛汽車,但出城沒多遠,因橋梁被中國軍隊破壞,而不得不扔掉汽車。想逃到安全地帶,須渡烏加河。水川面前這段烏加河,有冰凍。幾十個人從冰上過河後,在附近村子搶了匹駱駝和幾頭毛驢。水川騎上駱駝,其他幾個有官職的日本人騎上毛驢。他們向東逃,一口氣跑到烏梁素海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