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這個世界還好嗎

第一次,楊松沒有看上那些金銀珠寶。

不是它分量不夠,而是出現了更具分量的東西。

馬超要殺他的弟弟楊柏,對他來說這是個必須去除的麻煩。

不錯,馬超必須死。不管是死在他手裏,還是死在別人的計謀裏,總之楊松樂見其死。現如今劉備動了這個心思,聰明如楊松者當然看出這裏面隱藏著的重重殺機。

他要利用殺機來成事。

所以他順水推舟地攬下說服張魯教馬超罷兵的活。雖然這活技術難度比較大,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但楊松以為,他不是一般人。所謂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他的修為已臻化境。

張魯當然是疑心重重。

因為他不相信劉備的能量。劉備只是個左將軍,怎麽可以保他為漢寧王呢?盡管楊松一再強調劉備是大漢皇叔,正好保奏,張魯卻還是“打死我也不信”的神情,不肯派人教馬超罷兵。

楊松開始攻心了。攻張魯的心。

楊松以為,人世間人人都有疑心,張魯也不例外。張魯的疑心就在於——馬超可信嗎?一個在江湖上打來打去反來反去最後窮途末路的人,為什麽會突然效忠於他,這裏面難道沒有一點可疑之處?再者,馬超新降,未經一絲考驗就領重兵出擊,要是突然陣前倒戈,那他張魯怎麽辦?

楊松將這重重疑慮抽絲剝繭般地說出來,令張魯一下子坐臥不寧。

他的疑心病終於犯了。

是啊,我不是馬超親爹,他憑什麽效忠於我?當然世事都有例外,馬超也可能沒有反心——可他到底有沒有反心,誰看得出來呢?

楊松要的就是張魯如此這般的疑問。

因為他要給他答案。

在這樣的時刻,楊松願做張魯的領路人。楊松告訴張魯,可以做一個試驗,看看馬超究竟安了一顆什麽心。紅的,還是黑的,試驗見分曉。

張魯同意了。

這個被好奇心和疑心打敗的男人很想看到一個答案。關於馬超的答案,也是關於他自己的答案——這個世界還好嗎?這個世界會不會有例外,會不會有一個人沒有理由地效忠於另外一個人?

毫無疑問,答案是傷感的。

張魯根據楊松的試驗請求,命令馬超退兵。張魯當然不是真的要馬超退兵,他只是想看一看,自己還能不能指揮得動這個人。馬超給他回信說:革命尚未成功,不可退兵。張魯再二再三地發出命令,答案卻還是唯一。

張魯明白了。世事無例外。

楊松則趁熱打鐵,在這節骨眼上做了兩件事。一方面他對張魯打小報告說馬超不肯罷兵,其意必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他暗中派人散布流言,稱馬超想奪西川,自為蜀主,為父報仇,所以不肯臣於漢中。這就在張魯心理上進一步加重了疑心,促使其對馬超做出決絕的處理。

但是,張魯卻無法決絕處理。或者說這樣的時刻,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處理。馬超兵權在握,這事一旦處理不好,就會惹火燒身。張魯將處理權交給楊松,看他如何出招。

楊松當然知道該如何出招了。前面一切的鋪墊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來,現如今,該是收官的時刻了。

楊松對張魯說,這樣的時刻是軟硬兼施的時刻。我們先派人去告知馬超,給他一個月的時間做三件事。一要取西川,二要取劉璋首級,三要荊州退兵。三件事如完不成,拿人頭說話。與此同時我們派重兵把守關隘,防止馬超兵變。

張魯同意了。的確,世上事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軟硬兼施最好。

但是意外卻在此時發生。

楊松沒想到,在重重壓力下,馬超竟然同意退兵。

這真是駭人聽聞的退兵。起碼對楊松來說是這樣。楊松感覺馬超一旦回來,自己的腦袋鐵定不保。所以不能讓這小子回來,要確保他反叛形象的從一而終。楊松又暗中派人散布流言,稱“馬超回兵,必懷異心。”

最終,馬超痛苦地發現,自己竟然回不去了。張魯手下大將張衛分領七路軍,堅守隘口,不放馬超兵入。馬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茫茫然不知所措。諸葛亮看到這一切,覺得世事那真叫一個全在彀中。現在馬超就是彀中人。

彀中人馬超最後選擇了投降劉備。這樣的結局讓他感慨萬千。因為馬超自信不是水性楊花之人,可世事如棋,前進與後退往往不是棋子自己可以左右的,那個叫命運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幕後推手。

馬超現在就是被推著往前走了。

很多事不可以刨根問底

當然成為彀中人的不止馬超一人,一夜之間劉璋發現自己竟然也是彀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