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長期和平的影響

在經歷了漫長的戰爭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海軍也迎來了它的修整期。英國海軍的戰艦數量從1813年的1009艘驟降到1826年的179艘,而在執行任務的船只數量更少。1810年到1813年間,海軍擁有14.5萬人,到1826年,議會通過投票,限定海軍的規模縮小到2.3萬人。那些在戰爭年代升任軍官的人,此時發現自己可能永遠都將處於領半薪的狀態,復職無望,更別提再獲戰時的賞金了。托馬斯·克裏斯蒂(ThomasChrystie)上尉明白“對於那些出身一般或卑微的軍官來說,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晉升的機會了”。因此,他加入了商船的隊伍,希望“這任人唯親的系統,尤其是腐敗崩壞的議會,不會繼續玷汙這一高貴國家的可敬的政府”。約翰·富勒頓(JohnFullarton)上尉也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這種情況在軍人中屢見不鮮,天氣一有變化,身體就有不適,疼痛不堪,現役軍人名單上的數千名其他軍人莫不如此。他們正如傑克所說的‘一文不值’。”1

英國海軍規模不再,與英國社會也不再緊密,他們執行的大多數任務都在遠離家鄉故土的遠方,他們就像是“世界警察”——雖然此時英國國內還不具備一支正規的警察隊伍。他們的第一個行動就頗具規模——1816年轟炸阿爾及爾。是年,埃克斯茅斯(Exmouth)勛爵兩次率領艦隊前往該城。第一次出航是為釋放那不勒斯和薩迪尼亞奴隸去支付大筆的贖金;第二次是由於英國領事被捕,他率軍前往,為的是幫助英國的臣民教訓、報復阿爾及爾人。這場戰役與他所參加的美國之戰相比,當然不值一提。一年前,由戰列艦、護航艦和小型帆船組成的小分隊將他從美國戰場護送回國。回程途中,與同時前往阿爾及爾解救人質的荷蘭小分隊會師。雙方的加農炮總計632門,而在交戰中,這些火炮有半數未使用得當,表現完全不及阿爾及爾人所使用的1000座岸上防衛炮。埃克斯茅斯提出的要求被阿爾及爾人拒絕後,他開始向岸上開炮,一位美國領事記錄如下:

炮火猛烈而持久,若非親眼所見,肯定想象不到;放眼所及,住所周圍均在槍林彈雨之中,子彈和彈殼如冰雹肆虐。阿方也毫不示弱,小鎮西北角的幾處炮台堅定地予以回擊,我窗下的4座重型炮也未斷火……7點半的時候,港口的運輸船著火了……我住處的上部似乎已經被毀,彈片飛落,整個屋子已經面目全非。2

1822年在非洲海岸被俘的販奴船“維基蘭特”號(Vigilante)的甲板設計和剖面圖,從圖中可以看到用來束縛奴隸的鐵鐐。這艘船有一系列提速設備,就是為了逃脫追捕。(國家海事博物館,F0882)

阿爾及爾人最終抵擋不住炮火的攻擊,同意釋放1642名奴隸,其中有英國18人,荷蘭28人。據詹姆斯·霍爾(JamesHall)上尉說:

登上“運輸”號(Transport)之後,他們攀在繩索和帆桁上,欣喜若狂。重獲自由是一份突然到來的驚喜,毫無預兆,對這些可憐的人來說就像做夢一樣……他們看上去都還健康、幹凈,衣服也還完整。這和我們的預期並不一致。他們的境況要比身在英國或法國的囚犯好得多。3

阿爾及爾人也承諾“阿爾及爾正式並永久禁止將基督教徒貶為奴隸”。為表彰埃克斯茅斯的貢獻,回國後,他躋身議會,榮譽滿滿。但是阿爾及爾的問題直到1829年法國攻陷此地並實施殖民統治之後才得以永久地解決。

阿爾及爾解救人質事件與英國海軍在和平時期的另一個舉動交相輝應。1807年,議會禁止從非洲販賣奴隸的貿易,然而反對這一禁令的國家不在少數。1834年以前,在英屬殖民地,占有奴隸的行為在事實上依然具有合法性,在美國以及拉丁美洲部分地區,這一“合法性”持續的時間甚至更長。從1807年開始,英軍派兩艘戰船在非洲沿海巡邏執行禁令,但是在1815年之前,海軍並沒有足夠的資源用於貫徹監督。1815年之後,負責巡視的船只一般在2至7艘,其中有2艘護衛艦,但是它們在執行任務時仍遇到不少阻礙。西班牙、葡萄牙和美國仍然大量進口奴隸,因此很難在不觸犯法律的情況下阻止外國船只運輸、販賣奴隸,起碼在政府與這些國家單獨簽訂條約之前,它們不能貿然出擊。這就造成雖然英國禁止了奴隸貿易,但是19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非洲奴隸的出口貿易依然猖獗。有人指出,對奴隸貿易的打壓直接造成販奴船為了逃脫檢查而加倍苛待奴隸的情況。皇家海軍“韃靼”號(Tartar)就曾在1821年攔下了一艘販奴船,甲板下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