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戶籍登記姓名為海因茨·阿爾弗雷德·基辛格,於1923年5月27日出生在德國的菲爾特。1938年,由於納粹分子對猶太人的迫害,他與家人一起離開德國,定居紐約。1943年成為美國公民。就讀於哈佛大學,在國際事務領域的學習中表現傑出。他曾為聯邦政府的很多機構提供咨詢,又作為自由傾向的共和黨人步入政界,從此青雲直上。1972年11月,接受奧裏亞娜采訪時,他擔任尼克松政府的國務卿。後經證實在水門事件中絲毫未染,因而在福特政府繼續就任國務卿,在美國的對外政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直至1977年。之後,他繼續活躍在美國和世界的舞台上。2006年11月25日,在接受意大利電視一台詹尼·廖塔的采訪中談到奧裏亞娜·法拉奇時,他說:“她是一位偉大的意大利女性。(在采訪中,我的回答)實質上是準確的。”

這個人太著名,太重要,太幸運了。他被人們稱為超人、超級明星、超級德國佬。他拼湊自相矛盾的聯盟,簽訂無法實現的協議,使世界像他在哈佛大學的學生那樣為之屏息。這是個不可思議的、難以理解的、實際上是荒唐可笑的人物。他可以在他想見毛澤東時就能見到,在他想去克裏姆林宮時就能進去,在他認為合適的時候叫醒美國總統並進入總統的房間。在這個50歲、戴著黑邊眼鏡的人面前,詹姆斯·邦德的那一手黯然失色。此人不像詹姆斯·邦德那樣開槍、鬥毆或躍上奔馳著的汽車,可是他能建議發動戰爭或結束戰爭,他自認為能改變甚至已經改變了我們的命運。那麽,這個亨利·基辛格究竟是何許人呢?

像記載其他歷史要人的書一樣,也有不少關於他的書。《基辛格和弄權》記述了他的政治和文化生涯,這本書是一個曾同他一起在大學任教的人出於對他的欽佩而寫的。《親愛的亨利》則專門頌揚他的富有誘惑力的才華,作者是一位愛慕基辛格的法國女記者。基辛格從來不願與他那位大學裏的同事講話,也從來不願與這位法國女記者睡覺。一提起這些作者,他就做一個表示厭煩的鬼臉,並揚起他那肥實的手,打一個表示否定的手勢:“什麽也不懂”,“沒有一點是事實”。他的自傳倒是一部可供研究的著作,讀它的人都會對他感到敬佩。眾所周知,亨利·基辛格於1923年生於德國的菲爾特,父親叫路易·基辛格,是一個中學教師,母親叫葆拉·基辛格,是家庭婦女。他的祖先是猶太人,親戚中有14人死在集中營裏。1938年,他同他的父母和弟弟瓦爾特一起逃往倫敦,後來遷居紐約。那時他才15歲,名叫海因茨而不叫亨利。當時他一個英文單詞也不認識,但很快就學會了英語。父親在郵局當職員,母親開了一家糖果餅幹店。他以優異的學習成績進入哈佛大學,並以滿分畢業於該校。他的畢業論文的題目是論斯賓格勒[1]、湯因比[2]和康德。畢業後,他留校當教授。21歲時去德國服役,被編入一支由通過考試選拔的青年組成的美軍部隊。這是一支精英雲集的隊伍,其成員都聰明過人。因此,基辛格盡管初出茅廬,卻被委派去組織克雷菲爾德市政府,那是一個毀於戰火的德國城市。就在克雷菲爾德,基辛格對政治產生了熱情。這種熱情使他後來逐步成為肯尼迪和約翰遜的顧問,繼而成為尼克松的助手。人們把他看做美國的第二號人物不是偶然的。但是,也有人認為不僅如此,就像在我采訪他前後那些日子裏流傳於華盛頓的說法那樣:試想,要是基辛格死了會發生什麽事情,理查德·尼克松會成為美國的總統?……

人們稱他為尼克松思維的保姆,給他們兩人杜撰了一個刻薄但卻形象化的姓:尼克辛格。總統離不開他,做每一次旅行,參加每一項儀式,出席每一次正式宴會,度每一個假期,都把他帶在身邊。特別是每當要作出決策的時刻,更少不了他。要是尼克松作出了使周圍的人目瞪口呆的去北京的決定,那是基辛格使他產生這個念頭的;要是尼克松為緩和東西方關系決定去莫斯科,那是基辛格的建議;要是尼克松決定拋棄阮文紹而與河內簽約,那是基辛格說服他走這一步的。基辛格的家就在白宮,當他沒有出去當大使或密使,沒有當國務卿,也沒有去簽訂什麽協議時,他一清早就進白宮,直到深夜才離去。他甚至把換下來的臟衣服也裝在紙袋裏從容地帶進白宮,但誰也不知道他送到哪裏去洗(也許是送到總統的私人洗衣房裏)。他經常在白宮吃飯,但不在那裏睡覺,因為不能把女人帶進去。他已經離婚九年了,他的風流韻事被精心地編成神話,但是很多人並不信以為真。無論是演員、戲子、歌星、模特兒,還是制片人、記者、舞女、女財主,他都喜歡。然而對此抱懷疑的人認為他誰都不喜歡,認為他所以這樣行事只是為了耍花招,因為他知道這樣能增加他的魅力,使他更有名望,雜志上會更多地刊登他的照片。就這個意義來說,基辛格是在美國被人們議論得最多、最出風頭的人物。他戴的那種近視眼鏡,他的那種猶太人的小卷發,他身上那種灰色西服和藍色領帶以及那種討人喜歡的假天真的神態,一時都成了時髦,人們爭相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