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五十一章 包攬把持(第3/7頁)

將要滅頂的人,全心全意的就想抓住一根從身邊飄過的稻草。袁世凱少少幾句話,就把禁衛軍當中內情說得象模像樣。再看看袁世凱身邊那幾條滿是精悍氣息的漢子,對葛起泰這個軍屬他們也表示了足夠的親近。這一切,對於葛起泰這等燕趙豪傑,就足夠足夠了。熱血一湧,當下葛起泰就表示,他們小葛莊少林會,聽禁衛軍來的項大人調遣!水裏火裏,眉頭也不皺一下。當袁世凱接到馬六他們送來的帖子之後,袁世凱覺得時間緊迫,要博一鋪,葛起泰把心腹好弟兄全部都交了出去,讓袁世凱分派布置。

馬六降階相迎,劉大侉子強打精神只是應對:“都是無生老母坐下,馬大師兄這話太客氣了!您一聲令下,我們能不巴巴的過來領酒領飯?今兒一句話撂在這兒,馬大師兄但有吩咐,我們只有拍掌贊成的份兒!”

一句話說到馬六爺心坎裏頭,頓時眼睛不自覺的就彎了下來,眼角皺紋擠成一團。搓著手呵呵的不知道說些什麽才好。他今兒是下了決心,這就是鴻門宴!來的大師兄大師姐們,不點頭答應他並壇的命令,誰也別想出這個門兒,反正都要進北京城戴紅頂子的人了,誰還在意什麽鄉裏鄉親的?眼睛一閉牙齒一咬,什麽做不出來。現在別看裏頭招呼得熱鬧,宅子裏頭藏著百十條壯棒心腹,腰裏鐵尺棍棒刀子一應俱全,幾個帶隊的手裏還有獨決火槍,四瓣火鳥槍。一旦不對,他馬六是決心殺幾個人立威的!

劉大侉子如此曉事,少一點麻煩是一點麻煩,將來挑成新軍,他倒不在意多照應一點這個外路大師兄!想到這裏,他忍不住就看了葛起泰一眼,好一條大漢啊,到時候兒給他捧著旗幟在挑兵的譚大軍機面前一擺,這是多大的威風,多大的面子!

這個時候兒,馬六只是轉著自己的心思,渾沒在意到劉大侉子偷偷看了一眼身後那圓臉矮胖子,那意思就是我這話應對得沒大錯兒吧?袁世凱只是不動聲色,微微帶笑,謙恭的站在他的身後,神色一動也不動。

嗨……今兒善不了!自己也是倒黴催的,怎麽就眼睛給黑煞神蒙了,非要到這天子腳下來?

葛起泰也在不時的看袁世凱一眼,捏成拳頭的大手,不時在褲子邊上偷偷擦一下。恨不得將又悶又熱的前襟扯開。

“請裏面兒!咱們裏面兒說話!”

※※※

頤和園,玉瀾堂。

外面的天氣仍然幹冷幹冷的,光緒身子骨弱,玉瀾堂內的地龍仍然燒得熱滾滾的。譚嗣同坐在這兒等候,太監有眼力價兒,知道二皇上現在紅,趕緊請他升了冠再拿了一身夾的朝服過來換上,還設了錦凳。饒是這樣,譚嗣同仍然等得是滿頭滿臉大汗,禮節要緊,擦也不敢擦一下兒。

變法當中最要緊的一項,就是官制衙門的改革,經過幾十天的苦心修改整理,總算拿出了折子遞上去。光緒也知道這事情關系著現在變法的成敗,什麽政策,歸根結底最基本的就是人事,得人者,政策才能頒行下去。這就是要拉一批自己人上來,許給他們在這場變法當中能夠獲得的利益,利益一致了,才有可能將變法政策推行下去!

折子被他們鄭重其事的遞上去不過一夜功夫,光緒就一大清早的傳見他譚嗣同。可以想見,光緒昨兒晚上為了他譚嗣同的折子,一夜都沒有睡覺!

聖君器重,的確是粉身難報。

不過當他急匆匆的趕來的時候,得到的口諭又是請他在這裏等候一下,老佛爺才起,昨兒晚上皇上不敢打擾老佛爺的覺頭,今天趕早要去將這大事稟報,這也是情理之中,這等大事,怎麽能繞得過慈禧?

不過譚嗣同很有信心,讓慈禧在這最根本的官制人事變革折子上面點頭。徐一凡那裏的威脅是最大的助力,他已經在上海見了英國人,還是首相特使。那位英國公使何伯雖然回了北京,可是無論怎麽探他口風,何伯都是一句話不說。對於大清朝廷現在景況來說,列強就算保持中立,他們的前景也大大的不妙!

事態切迫如此,大清中樞有如釜底余生,只有信賴他譚嗣同,來一個死中求生了!

再說了,在這官制人事改革上頭,譚嗣同花了這麽多功夫,已經做了足夠的平衡容忍,這也是他從徐一凡那裏學到的經驗。要做一件事情出來,有的時候須行不得快意事。

新式衙門要設立,原來的軍機處要改為權力很大的總理衙門,大清體制內的六部,毫無疑問總理衙門有管轄權,原來另一個權力中心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也要改成外務部,隸入新總理衙門當中。其余如詹事府等等完全是閑差養廢物的衙門,一體裁撤。這毫無疑問是動了很多人飯碗,但是他譚嗣同也沒有做絕,裁掉的官員,都塞進了新成立的臨時差遣衙門,原薪暫時養了起來——雖然薪水不變,可是衙門裁撤,事務費用就不知道省了多少!那些在各個衙門裏頭盤根錯節,敲骨吸髓的書辦書吏自然會恨不得他譚嗣同死,可是他倒也不在乎,士大夫這頭,總算還能敷衍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