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誰是真命天子(第2/3頁)

此言一出,嚇壞了所有人。

大家紛紛勸他不要有這樣的想法,說天下是高皇帝劉邦打來的天下,你不能把它就這麽輕輕松松地送給別人。

劉欣大為掃興,拂袖而去。

瞧,就是這樣一個昏庸無為的主兒,您還指望在他的手下能幹出什麽樣的成績?

事實上,劉欣上台不到一年,王莽便辭職不幹了。

朝廷不得志,不如歸山林。

王莽竹杖芒鞋輕勝馬,歸去。

他帶著妻兒老小,揮一揮衣袖,回封地新都(今河南新野東)隱居去了,比陶淵明還陶淵明。

隱居期間,王莽大門不出,二門不入,安分謹慎,修心養性,安閑度日。

時光像流水一樣,從容不迫,波瀾不驚,一日復一日,轉眼就是三年。

然而,一塊石子突然擊破了平靜的水面,激起了一陣不小的漣漪。

王莽的次子王獲,不知怎麽的,把府上的一個奴婢給弄死了。

這個事本來就不算個事。

按照當時的法律,奴隸等同於牛馬,奴隸的主人是可以隨便處置奴隸的。

然而王莽卻不這麽認為,他說奴隸也是人,殺人者必須償命!

王獲只得認罪自殺。消息傳出,舉世嘩然。

大家都對王莽贊賞有加,稱他是正義的化身。

本來嘛,人們就反對朝廷將這樣一個棟梁大材閑置不用,三年來,為王莽鳴冤叫屈、大唱贊歌的人層出不窮。

現在,要求他復出的呼聲更是此起彼伏,越來越響。

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初一,正午時分,日食。

看著掛在天空中的艷陽一點點殘缺,大地一點點變暗,劉欣嚇傻了。

當天地漆黑一團,劉欣驚恐萬分地詢問朝臣,為什麽會這樣呢?尊崇“天人感應”的儒臣回答道,這是上天對您的不滿,您不應該讓王莽這樣的大賢人閑置在野。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劉欣只好征召王莽回京城侍奉王政君王太後,但沒有恢復其官職。

不過沒有關系,劉欣本人因縱情聲色,生殖系統透支,身子被徹底掏空,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戊午日(8月15日),駕崩了,時年二十五歲。

和漢成帝劉驁一樣,劉欣也沒留下子嗣。

太後王政君收回了傳國玉璽,下詔朝中公卿推舉大司馬人選。

這時的朝廷已經被董賢之流搞得烏煙瘴氣、不成樣子。

應群臣舉薦,王莽再度出任大司馬之職,錄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

王莽上任,迅速穩定了亂局,擁立劉欣的堂弟、時年九歲的中山王劉衎登基,史稱漢平帝。

劉衎乳臭未幹,人事不更,一切的政務都由王莽代理。

這回,誰也澆滅不了王莽那一腔安邦定國的豪情和壯志了。

站在權力巔峰上的王莽傲視天下,仰天長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他首先建立了一個高度統一的集權班子,培植直接聽命於自己的“馬仔”,其中,援引大司徒孔光為盟友,增加班子的戰鬥力,再以堂弟王舜、王邑為腹心,為自己出謀劃策;以甄豐、甄邯為親信,負責彈劾、審判等司法工作;以平晏、劉歆為黨羽,平晏掌管機密的軍政大事,屬於國防部高層;劉歆專門撰寫文告、掌控輿論,負責宣傳工作。

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春,雲南邊境上的少數民族向朝廷進獻了一只白毛野雉,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天降祥瑞,紛紛向王太後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廟”的功績堪比霍光,應該享受與霍光相等的待遇。

王莽斷然拒絕,他上書宣稱,自己是與孔光、王舜、甄豐、甄邯等人共同定策的,獎勵的話,就先獎勵他們,至於自己,以後再考慮。

瞧瞧,真是大聖人啊!

整個王朝沸騰了。朝野所有人員無不肅然起敬,對王莽佩服得不行。

有人上書說,其實王莽的功德已遠超霍光,只有輔佐周成王的周公可以與之相比,而周公獲得了公爵的封號,朝廷也應該按照周公的標準,授予王莽“安漢公”的稱號,增加其封邑,才能上應天意,下順民情。這封奏章一出,擁戴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人們強烈要求朝廷授予王莽“安漢公”的稱號,封給他二萬八千戶食邑俸祿。

民意難違,王莽勉為其難地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但堅決不受二萬八千戶食邑俸祿。

“安漢公”為了不空負“安漢”之名,很快就出台了一系列“安漢”政策:一、大加封賞諸侯王和功臣後裔;二、封賞在職官員;三、增加宗廟的禮樂,使百姓和鰥寡孤獨都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四、對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共創美好生活。

不久,王莽又建言太後王政君帶頭過儉樸的生活,自己貢獻錢百萬、田三十頃,建設基金會,同時號召百官行動起來,積極投身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