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王郎的傳說(第2/2頁)

這下,劉秀麻煩了。

不但劉秀,甚至劉玄也麻煩了。

劉子輿的出現,使劉玄的皇帝地位在民眾的心目中開始動搖了。

王郎發了一道詔書,檄文表明了自己是漢孝成皇帝兒子劉子輿的身份,陳述自己隱藏民間的經歷,稱:“朕仰觀天文,乃興於斯,以今月壬辰即位”,動情地說:“蓋聞為國,子之襲父,古今不易。”

對於劉玄,王郎的態度是:“劉聖公未知朕,故且持帝號”。

他號召:“諸興義兵,鹹以助朕,皆當裂土享祚子孫。”

詔書末尾寫得頗為悲天憫人:“今元元創痍,已過半矣,朕甚悼焉,故遣使者班下詔書。”

詔書一下,劉玄更始政權的合法性徹底被推倒——更始帝劉玄是南陽郡舂陵遠系宗室,而劉子輿卻是漢成帝的親生兒子,正宗的國家繼承人!

一時間,天下真假莫辨,民眾的擁戴之心漸漸轉移到了王郎身上。

江山誰屬?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王郎傾斜。

不說尋常百姓,就連更始朝廷的上下官員也被這道詔書震住了。

很多人搖擺不定,特別是底層的官員和士兵,心裏直嘀咕,要不要改換門庭?

當然,剛坐穩帝位的劉玄是不會主動向王郎屈膝投降的,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就算你是成帝的兒子,可是你來晚了,江山已經屬於我了,對不起,我才是江山的真正主人。

但看著王郎的勢頭來得這麽生猛,而且河北是個爛攤子,劉玄還是決定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劉玄不動,劉秀就遭殃了。

王郎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劉玄,天無二日,國無二帝,劉玄不宣布退位,他王郎就名不正,言不順!

而劉秀是劉玄更始政權安插在河北的最大地方行政長官,要打倒劉玄,就得先從打倒劉秀下手。

王郎簽發了一道追捕劉秀的通緝令,“移檄購求公十萬戶”,懸賞捉拿劉秀的金額比當年王莽懸賞劉 還多出了一倍。

王郎開出的這個價位,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

一、劉玄是他的頭號大敵,而劉秀則是他的直接敵人;

二、王郎的政權雖然剛剛建立,但資本雄厚,擁有絕對的實力。

對劉秀而言,最可怕的是,王郎的出現,整個河北大地紛紛表示響應,幾乎在一夜之間,河北就成了王郎的天下。

這也就意味著,劉秀辛辛苦苦經營了幾個月的勞動成果統統化為烏有。

趙、魏各地無一不是王郎的勢力範圍,劉秀像一葉孤舟,淹沒在無邊無際的汪洋大海中,連逃都沒有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