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向南還是向北

王郎在邯鄲胡搞亂搞之際,劉秀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將正在北赴真定途中。

剛聽到王郎占據邯鄲稱帝的消息,劉秀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慌張。

在他看來,王郎不過一個擺攤算命的先生,一條小泥鰍,能掀得起什麽樣的風浪?!

他若無其事地繼續北上,沿路開展宣慰招撫工作,一切按原計劃進行。

劉玄更始二年(公元24年)正月,他們來到了盧奴(今河北省定縣)。

在這裏,他遇上了生命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正是這個人物的出現,劉秀最終得以馬踏邯鄲,刀劈王郎,一舉奪回了河北大局的主動權。

這是個剛剛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姓耿,名弇,字伯昭,長安右扶風茂陵人。

茂陵就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現在西安市西北四十公裏的興平市城東北南位鄉茂陵村。

扶風是長安的屏障,北面是匈奴的地盤,當年漢高祖劉邦本著拱衛都城的目的,多次將一些二千石以上官吏、資產百萬以上的地主富商豪傑遷至此地。所以說,能成為扶風的居民,都是有些身份的,而能住在皇帝的陵墓旁邊,是一種尊貴的榮耀。

也由此可見,耿弇的先祖是很有地位的。

耿弇的父親耿況,就是上文提到的上谷郡太守。

劉玄即位之初,曾派使者到全國各地進行招撫。被派到上谷郡的使者不識時務,收了耿況的印綬不還,結果被耿況手下的功曹寇恂教育了一頓,奪回了印綬。

也正因為發生了這樣的事,劉玄開始對派出的使者不放心,推敲再三,才定下劉秀作為出使河北的最終人選。

耿況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少時酷愛讀書,曾到長安太學就讀,博通儒家經典,名動長安三輔。

在太學,耿況結識了青年王莽!

從太學畢業,耿況只擔任了西漢朝廷的一個小小郎官。

而到了新莽朝,耿況得到王莽的青睞,一下子被拔擢為上谷郡太守。

上文也提過,王莽改制中,改了很多地名和官名。他把西漢的上谷郡改為“朔調郡”,太守改稱“連率”。

耿況的上谷郡太守稱為“朔調郡連率”。

高官厚祿,飛黃騰達,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可耿況卻不這麽認為,他惶惶不安,日子過得很不踏實。史書稱:“況自以莽之所置,懷不自安。”

王莽屬於篡改竊位,由他封賞的官職也就來路不正。

所以當劉玄的使者到了上谷郡,耿況是願意接受招撫的。

這年二月,耿況接到劉玄遷都長安的消息,便派兒子耿弇帶了禮物到長安給劉玄道賀。

耿弇是耿況的長子,人稱“大耿”,年少好學,熟習父業,尤好將帥之事。

他按照父親的指示,帶了數十名隨從,押送著禮物,沿官道南下,沒想到,剛到宋子城,出事了。

王郎稱帝,所有的官道都被封鎖了。

耿弇只好停下,準備另想辦法。

可是王郎那封登位詔書的感召力太大了,和他同來的兩名上谷郡官員孫倉、韂包,讀了王郎的詔書,一致提出:“長安劉玄政府是偽政府,人家劉子輿才是成帝的帝位合法繼承人,舍棄邯鄲正統不去,千裏迢迢跑去長安跪拜偽主劉玄做什麽?”

耿弇勃然大怒,按劍怒斥道:“劉子輿弊賊,卒為降虜耳。我到了長安,向聖上陳述漁陽、上谷兵甲之利,朝廷大軍從太原、代郡出擊,我再回上谷發突騎出擊,消滅這夥烏合之眾,一如摧枯拉朽!你們看不清形勢,族滅不久也!”

孫倉、韂包表面上是聽從了耿弇的意見,內心卻去意已決,夜裏趁耿弇睡了,便指揮心腹手下,席卷了所有財寶投奔王郎去了。

耿弇一覺醒來,發現手下的人跑得一個不剩,奉獻給劉玄的禮物全部丟光,頓時傻了眼。

這就是教訓啊,年輕人。

就在耿弇愁眉不展之際,有人告訴他:劉玄更始朝廷的大司馬劉秀已經到了盧奴城(今河北省安喜縣),還在繼續招安巡視,打理政務。

得!耿弇一拍腦袋,掉頭北上去找劉秀。

劉秀見了耿弇,還沒察覺出這個年輕人的巨大潛力,不,確切地說,是他另有心事,就沒怎麽把耿弇當回事。

現在,王郎的氣焰遮天,周圍的形勢已經悄然發生變化了。

劉秀發現,現在每到一個地方,迎來的都是許多不懷好意的目光。

他意識到,是王郎那賞金十萬戶的高價收購起作用了。

也是從這刻開始,他才發現自己已置身於王郎勢力的汪洋大海中,不要說工作成效,自己的生命安全都已經得不到保證了。

他決定轉往薊縣(今北京市),畢竟這裏離河北政治中心邯鄲遠一些,危險系數會低一些。

然而到了薊縣,他還是感受到了那種如影隨形的危險。